编者按 中浆是传统观念认为脉络膜的血管扩张和渗漏导致:首先是激素紊乱,在大量激素的作用下(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导致了脉络膜的血管扩张和渗漏,再导致视网膜的渗出,视网膜脱离。但近几年的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中浆可能存在着视网膜脉络膜层面的缺血,本期内容就为老师们介绍一篇,应用OCTA评价CSC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微循环变化。 本文摘自[《JOURNALOFSUNYAT?SE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年报道]题: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微循环变化 研究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定量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的微循环变化。 研究方法 经常规眼科临床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等方法确诊CSC患者61例67眼。选取年龄、屈光匹配的正常人15名、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OCT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SC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的特点。 研究结果 CSC患眼视网膜表层血流密度(VDSR)和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VDDR)均低于正常眼,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P=0.)。CSC患眼脉络膜浅层血流密度(VDS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经亚组分析,慢性CSC组中VDSR、VDDR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P=0.),而急性CSC组中VDSR、VDDR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CSC患眼存在眼底微循环异常,脉络膜浅层血流密度低于正常眼,并首次发现了慢性CSC视网膜表层和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低于正常眼,提示病史较长的患眼微循环异常不仅累及脉络膜血管而且累及视网膜血管。 后记 本研究发现了CSC患者患眼存在着眼底微循环异常,血流灌注低于正常眼。存在着视网膜脉络膜的缺血,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应用改善视网膜脉络膜缺血的药物。 国内专家应用我国原研的调整植物神经、恢复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部缺血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浆,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各大杂志上均有文章发表。 孙亚丽将例中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1、银杏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弱剂量光动力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结果若剂量光动力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在视力恢复、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等观察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孟娜等对比单用激光、单用复方樟柳碱和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3种治疗方案治疗初次发病的中浆的治疗效果,结果视力方面,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激光和单用复方樟柳碱组;治疗10天时,患者自觉症状治疗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2个月后自觉症状无明显差异。OCT检查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用激光与单用复方樟柳碱组疗效无差异,联合治疗组优于每个单独治疗组。 往期精彩回顾CCOS速递:复方樟柳碱对慢性CSC患者眼底血流的影响 急性CSC患眼存在着视网膜缺血? 中浆的多靶点治疗策略 中浆笔记 “灵光杯”重视基础治疗典型病例--中浆 “灵光杯”重视基础治疗典型病例(10)--中浆 9月灵光日获奖情况 恭喜wangying、晓彦两位老师获赞分别为80、76获得“阳澄湖大闸蟹兑换券”一份; 宋婷、海阔天空、米唐Joy、张辉、吴、久久、清风、沈冰等8为老师获得“保温杯”一个; 邹秀、青青河边草、nemo、任骞、李洁、小雪、许寅聪、彭大夫、吴秀娟、张玮77等10位老师获得“天堂牌伞”一把; 猎户座、奥特曼打怪兽等2为老师获得“电子笔筒”一个; 点赞统计截止至.9.19,24时。 请获奖的老师,在后台给小编留言,留下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