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

时间:2022-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目前玻璃体切割手术已广泛应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且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多合并白内障,此类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明显加重和加快白内障的发展。另在糖尿病病人中,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盲原因,二者常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是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危险因子包括年龄、术中气体、硅油的使用、术前已有白内障的存在等。在对于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既往采用的手术方法常为对早中期白内障不予处置,仅单纯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或分期手术疗效常不能令人满意。这不仅有可能延误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而且增加了患者在精神和经济方面的负担。再者分次手术,患者视力恢复时间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为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获得清晰视野,术后患者能够较好地恢复视力,故对于合并有白内障的视网膜病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开始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视功能。国外已有不少关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报道。

近几年,医院眼科已开展多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此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如果白内障不是很严重,是否保留晶状体就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倾向于白内障摘除联合手术。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优越性

摘除晶状体之后,扩大了眼内可操作的空间,便于切除玻璃体基底部及处理前部病变,同时避免了术后晶状体混浊对眼底检查和治疗的影响。我院进行了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三联手术。该联合手术对组织损伤小,角巩膜缘切口术后仅缝1~2针或不缝针,对角膜曲率影响小,术后散光小。在玻玻璃体切割术中,白内障切口始终可保持良好的闭合状态,有利于对后段的观察和维持眼内压,减少了合并有糖尿病或其他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眼在术后发生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性。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只要我们严格选择该手术的适用证,术前仔细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就可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手术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方便医生手术操作,便于术后眼底的检查,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都是值得提倡和广泛应用的!

专家简介

郝艳洁,女,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山东康复医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6年,医院进修学习,尤其擅长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及眼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在国内各类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全身性疾病相关眼病的诊疗》1部,该书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爱芝,女,眼科名誉主任,潍坊医学院教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白内障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擅长复杂疑难性眼病的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其它疑难性眼底病及各种复杂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等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吴雨玻

编辑:宋晓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