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眼部疾病需要玻璃体腔注药

时间:2020-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什么眼部疾病需要玻璃体腔注药?

导语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底病近来比较风靡,也确实有一定疗效,改变了我们一些传统的治疗思路。最近不断有患者提问,关于玻璃体腔注射药物的相关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下,回答如下:

1玻璃体腔注药(眼内注药)治疗哪些疾病:

答:目前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的主要机理是以黄斑变性等一系列的黄斑疾病

(1)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

(2)各种原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

(3)视网膜新生血管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

黄斑是我们人眼视觉最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的中心视力、色觉、形觉,因此一旦黄斑得了病,影响视功能就很严重。

2所用药物有哪些?

答:目前主要有雷珠单抗(诺适得Lucentis)、康柏西普(朗沐)、傲迪适和曲安奈德。

03术后要求:

答:一般情况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但如有明显的眼痛、视物明显模糊、眼红充血等情况,应立即跟医生联系,医院眼科就诊。

04术后情况

·术后立即眼前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内飘动,不要紧张;

·术后回家照镜子一看,眼睛出血很多,甚至发紫:这可能是注射时碰到小血管出血,一般10天左右吸收。

·手术当天回去眼睛很痛,眼球不能动,眼泪很多,异物感:可能是消毒液的作用,如果确实疼痛不能忍受,医院看看;如还可以忍受,一般次日就能缓解。

05青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能不能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答:不能,除非有新生血管生长。

06干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建议:多吃蔬菜水果,戒烟,保持合适体重,控制好血压、血脂;出门太阳大戴墨镜。

附件:眼药纳入医保

引言

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最新规定,从年1月1日起,50岁以上年龄相关的湿性黄斑变性、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致视力损害、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损害、脉络膜新生血管导致的视力损害,这四类眼底病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可纳入医保报销!

四类眼底病患者福音抗VEGF药物纳入医保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医院眼底病专科主任陈忠平教授指出,早在年,抗VEGF药物就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仅限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可以报销。而新规定中新增了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三大眼底疾病。这也意味着,原来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用这种药的患者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新医保政策执行后,绝大多数需要注射这种药的患者都可以报销了。抗VEGF药物属于眼病治疗的“药中贵族”,这类药物在治疗眼底病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是目前治疗一些眼底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之前这类药价格高还全自费,很多眼底病患者因未能进行及时的治疗,造成失明的严重后果。七旬老翁追剧集,出现视物变形、黑影遮挡疫情期间,74岁的王大爷左眼出现了看东西中间有黑影遮挡,看东西变形的症状,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左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需要进行左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所注药物为雷珠单抗,属于抗VEGF药物。经过医保报销,实际自付部分跟以前比减少很多。黄斑变性严重可致盲致盲不可逆陈忠平教授表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跟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眼底黄斑区结构发生衰老性改变。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敏感区,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个类型,干性老年黄斑变性常见的症状是轻度视力模糊,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发展为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多会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也是大部分患者视力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而且黄斑变性致盲是不可逆转的,一旦致盲,就无法复明。眼内注抗VEGF药物成黄斑变性治疗主流方式对于黄斑变性的治疗,以前是通过激光或光动力进行治疗,但激光治疗可能对视力造成损害,光动力疗法治疗之后视力也难以提高,目前在临床都很少使用。近几年,眼内注抗VEGF药物成为了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这类药效果明显、并发症低,最早引进中国的时候高达一万多,后面降到了五千多,再到四千多,现在已经纳入医保报销。医院,在注射药物前医生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点药、消毒,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减少并发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