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现在中国糖尿病人已经超过1.16亿,还有3.9亿的糖尿病前期病人。虽然糖尿病平常不痛不痒没啥感觉,但是等真正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等有感觉的严重并发症,那就晚了!它会显著减少健康寿命。怎么办呢?必须尽早把血糖降到合理水平!要想科学改善血糖,过度依赖药物不可取,需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在复旦大学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胡仁明教授的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整合肠道菌群菌群重建疗法,针对引起炎症因子的危险因素,取得显著的降糖效果,不仅平均降低血糖20%、糖化白蛋白34%以上,还能显著减少用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一、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大 糖尿病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本身不是很危险的,也是人体细胞代谢必须的,但是它是代表身体健康异常的重要信号。根据临床统计,糖化血红蛋白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高。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10%,心脏病风险可能比较正常人高许多倍。血糖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必须尽早控制好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就算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病人,一样会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不能仅仅依赖药物降糖 根据最新研究,仅仅用药(包括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达标,虽然降低了大血管病变风险,但是没有减低微血管病变风险,而微血管病变风险才是很多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过度依赖药物控制血糖,也会降低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引起细胞营养不良,不会发挥正常功能。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引起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整合肠道菌群重建疗法 针对引起血糖异常的炎症因子来源,我们制定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整合肠道菌群重建疗法: 1、修改肠道黏膜,改善肠道免疫; 2、补充膳食纤维益生元,改善肠道内环境; 3、补充肠道益生菌,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比例; 4、补充复合维生素、叶酸等成分,改善健康; 5、摄入小分子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6、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 7、增加科学运动。 四、部分肠道菌群重建的典型案例 1、两周时间血糖从16.2降到5.7 孙先生,去年查出2型糖尿病,身高,体重80公斤,体型偏胖,有中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肠道菌群重建两周,空腹血糖从16.2降低到5.7。 重建开始空腹血糖 现在空腹血糖 2、一周从13.9降低到6.7,停格列美脲 中年男性,平常经常出差,生活方式欠佳,身高厘米,体重74公斤,糖尿病病程13年,采用口服药(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欠佳。肠道菌群重建一周,停了格列美脲,空腹降低到6.7。 重建开始血糖 重建一周血糖 3、空腹血糖从8.5降到5,3种降糖药全停了 体型偏胖,使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与利拉鲁肽来控制血糖,效果一般,空腹血糖8.5,从5月10日开始肠道菌群重建,血糖迅速降低到5以内,从而减药,已经停药,空腹血糖6左右 4、空腹血糖一周从10.3降低到5.5 糖友29岁,男性,因为空腹血糖21mmol/L入院确诊2型糖尿病,体型超重,采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现在换成西格列汀)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最近检查空腹血糖10.3mmol/L。肠道菌群重建一周,血糖显著改善。 因此,糖尿病人不能仅仅依赖药物降糖,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基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整合肠道菌群重建疗法,也是可以参考的。#肠道健康# 作者简介: 史先生,硕士,一级公共营养师(高级技师),高级健康管理师,亚太整合糖尿病防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委会委员,新浪微博等健康大V,长期从事糖尿病相关课题研究、健康管理、健康科普等工作,特别是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糖尿病及相关亚健康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