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热性惊厥烧坏脑子别慌,收好这份行动指

时间:2020-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5.15

夏季有些孩子总是会一边发着高烧一边身体不停的抽搐,其实家长也不需要太担心,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患上了热性惊厥。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是由发热导致的癫痫发作。

年龄6岁、体温38°C,并且病因无法确定,且不存在潜在的发育或神经学问题,没有先前的无热癫痫发作史,则诊断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突然丧失意志、双眼凝视或者是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四肢不停的抖动,持续的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就要警觉孩子是不是出现热性惊厥了。

热性惊厥其实的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通常有3%~5%的患病率,高峰的发病年龄在1~3岁。

出现热性惊厥的原因?

1脑部发育不成熟

6个月到5岁的孩子是最经常发生热性惊厥的,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发烧时产生的体温高会导致大脑兴奋性增高,出现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2病毒感染

最常见于引起幼儿急诊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病毒等。

3遗传因素

根据统计,在遗传性方面,有家族史的热性惊厥占25%-40%,同胞兄弟姐妹中热性惊厥高达9%-22%。

这里要提醒一下宝妈,热性惊厥的发生,一般发生在孩子体温上升阶段,而且发生的概率不低,以个孩子为例,大约4个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家长不能不引起重视。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会损伤大脑?

这个大概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虽然热性惊厥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因为它导致神经系统出现后遗症的情况少之又少。即使孩子出现长时间的抽搐,对大脑损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所以,单纯的热性惊厥是不会导致癫痫的,而且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长到7岁发生癫痫的概率也只比普通人要高那么一丢丢。

热性惊厥会复发吗?

热性惊厥有很高的复发率,大约在30%-35%,咸妈列几种儿童热性惊厥复发风险较高的情况给你们分析一下。

1

首次发病时,年龄小于15个月

2

一级直系亲属有过热性惊厥史,在孩子低烧时就出现惊厥症状

3

开始发热后短时间就出现了惊厥

其实影响孩子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首次发病的年龄,如果孩子还不足1岁,那么复发率就高达50%-65%。

关于热性惊厥的误区

1退烧药能预防热性惊厥——NO

孩子发热和热性惊厥不是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热性惊厥是因为发热产生的,但发热并不一定会出现热性惊厥。当家长因为孩子发烧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缓解高热带给孩子的不适感,而不是预防热性惊厥。

2出现惊厥强迫孩子张嘴,避免咬舌——NO

当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他的咀嚼能力是持续收缩的,而且牙齿也很难打开,这个时候如果强迫孩子张开嘴,极有可能会损伤牙齿,塞进嘴巴的东西也很有可能被咬断,轻则划伤口腔粘膜造成出血感染,重则会因为血液和异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严重的情况是会造成生命危险。

3掐人中能能缓解热性惊厥——NO

首先我们要知道掐人中是通过一种疼痛来刺激来唤醒意识,这个操作对非惊厥性产生的意识丧失来说是可能有效的,但是并不能终止惊厥的发作;还有的家长会选择在孩子发病的时候紧紧的保住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缓解孩子的病情,还可能加重孩子缺氧的状况。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

家长要如何处理?

当孩子突发热性惊厥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惊慌,因为80%以上出现热性惊厥的孩子都会在3~5分钟内自行缓解。家长要做到是↓↓↓

1保护孩子免受二次伤害,当孩子开始抽搐的时候,要先疏散旁观者,保证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把所有可能会危及到孩子的物品通通都移开。

2让孩子的姿势保持在左侧或者是右侧,保证呼吸道畅通,让呕吐物或者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造成误吸、呛咳、窒息。

尽量解开孩子的衣服,这样有利于散热,用凉的毛巾放在孩子的前额和颈部,然后再用温水擦洗全是,帮助孩子降温。千万不要试图通过束缚、抱住等方式让宝宝停止抽搐。

3在孩子清醒前不要往孩子口腔塞任何东西或强行掰开孩子的最,是会造成损伤的,等孩子清醒之后,可适量喂他们一点糖盐水。

4最好能用录像的形式记录下孩子抽搐时候的症状,抽搐时间、类型,方便后续让医生更好的做出诊断。当孩子停止抽搐,病情稳定之后,家医院让医生来评估是否属于热性惊厥,还需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孩子发作抽搐出现以下症状,医院就诊↓↓↓

1

惊厥持续发作的时间超过5分钟

2

孩子呼吸状况不正常

3

孩子的意识逐渐丧失,没有任何恢复迹象

4

体温≥40℃

5

单日惊厥发作超过1次

6

出现极度嗜睡、剧烈呕吐,脖子僵硬强直的迹象

所以,咸妈想说热性惊厥发作医院并不是最优的处理方式,保证宝宝呼吸通畅,避免误吸,不刺激不摇晃,不往宝宝口中填塞物品,冷静记录发作持续时间才是对宝宝,对医生的诊断治疗最重要的。

长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