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老黄不治疗两年内可致盲

时间:2017-6-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标题下「蓝色   眼底包括视网膜、视盘和黄斑,是人体唯一一个能直接看到血管情况的区域。一旦眼底出现病变,病人的视力将严重受损,最终变成法律意义上的盲人。

  日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医院副院长林晓峰教授和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吕林教授,分别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进行演讲。

  专家指出,患糖尿病10年,约80%的I型“糖友”和约55%的II型“糖友”出现眼底损害,在患病15年以上的糖友中,几乎%的I型“糖友”和70%的II型“糖友”发生“糖尿病上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害性也不遑多让。在中国,65岁以上人群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率高达7.67%,八十岁以上人群则有超过两成的人会中招。专家呼吁,要想挽留眼前的晴朗世界,眼底病不可不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糖尿病人群中24.7~37.5%发病

  “经常有病人见到医生说,‘我的糖尿病上到眼里了。’的确,糖尿病会‘侵蚀’视网膜健康。”林晓峰教授指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7~37.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出血、增殖和黄斑水肿两大类,主要表现为眼底血管微循环改变。病人眼底的微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受损害缺氧,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水肿、增殖。

  “和白内障导致的眼盲不一样,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糖尿病‘上眼’,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一只眼睛看不见,才想起要去眼科治疗。”林晓峰说,对于眼底筛查的时机,1型糖尿病如果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发病,可在发病3年后做第一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开始首次检查。这两类糖尿病患者在首次检查后,每年都要查1次眼底。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开始检查眼底,中度患者每3~12个月复查一次,重度患者每1~3个月复查一次。

  林晓峰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每年定期复查,眼部有任何变化都别自己“消化”,一定要到眼科治疗。病人要自己建立一个就诊档案,简明扼要地注明“何时何地做了什么检查,病情是如何的”,病人要注意保留每次检查的影像学资料。

治疗:如果及时干预,早期患者可避免视力骤减

  DR的治疗,首先要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目前发现,药物可以使得部分早期患者发生逆转。”林晓峰指出,美国的研究结果证实,有效的治疗可以让90%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避免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

  有效的治疗包括定期随诊、必要和适当的眼内注射药物治疗、视网膜光凝、手术治疗干预等。抗VEGF制剂是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首选,此外还有激光、玻璃体手术。“病人出血或者有局部出现新生血管增殖,导致视力下降时,医生可以通过玻璃体手术,去除增殖血管,保留最重要的黄斑部,挽留部分视力。”

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率:80岁以上,每5人中有一人患黄斑变性

  “正常情况下黄斑是眼底中一块基本没有血管的区域,如果黄斑出了问题,一个人最好的视力不可能超过0.3。”吕林教授指出,假如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主要症状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又因为出现病变的黄斑会出现扭曲,所以患者看到的物体也会出现扭曲,就像哈哈镜内的图像。另外,整个视野中的东西原本鲜艳、亮丽的颜色都会变得灰蒙蒙。另一个典型病征是,视野中心的物体会变黑变暗。要敲响警钟的是,AMD可以使人视力急剧下降,85.1%未经治疗的湿性AMD患者2年内视力将下降到0.05以下,成为失明人士。

  AMD的病因目前还不清,但明确和年龄增长相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已经而越来越常见。西方国家65岁以上的失明人群中,有60%都是由AMD引起,而在中国,AMD的发病率也高达7.67%。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东斗门50岁~59岁人群中,AMD的患病率为2.9%,一过60岁患病率开始连连攀升,60岁~69岁、70岁~79岁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7.8%及12.9%,而到了80岁以上更高达23.5%,也就是说每5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AMD。

治疗:中期要大剂量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及矿物质

  吕林指出,早期和中期的AMD,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中期需要遵照医嘱补充大量的抗氧化维生素及矿物质,包括维生素C每日毫克、维生素E个单位、β胡萝卜素20个单位,氧化锌80毫克、氧化铜2毫克。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大剂量地补充这些营养素有利于降低病情延缓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蔬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日常进食的蔬果量可能未能补足AMD患者所需的大剂量,建议就补充方式咨询医生。

  而AMD到了晚期,需要采用激光光凝术、光动力疗法或抗新生血管治疗。AMD的本质是黄斑处不断长出新生血管,三种治疗方法都是针对新生血管。激光光凝术是使用激光烧灼、固定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仅适用于新生血管在中心凹以外的病灶,激光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光动力疗法则相当于“导弹”,是把光敏感药物注入体内后,使用激光照射病变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较弱的激光活化药物,抑制视网膜的损伤,使新生血管萎缩,这个方法用的激光剂量比上个方法的剂量低得多,对正常组织没有破坏。抗新生血管治疗则是近10年来眼底病治疗的一大突破,通过玻璃体内注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影响新生血管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从而抑制新生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预防:多吃叶菜、鱼类可助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

  吕林指出,AMD并不可怕,只要日常生活多加预防、调整饮食、定期自我检查及体检、积极的治疗,视力是可以得到提高或改善的,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视力状态。

  吕林表示,戒烟、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如增加绿叶蔬菜、鱼类等)可以帮助预防AMD,同时建议,人过45岁就应该开始定期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假如检查发现眼底没有年龄变化,或者只是正常的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在45岁~54岁之间,可以每2年~4年才查一次眼底,到了55岁以上,间隔就要缩短到每一年到每两三年查一次。而假如检查中发现了早期或中期的AMD,即使没症状,也需要6~24个月检查一次,而假如出现了上文所说的症状,则应该立即就诊。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