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二倍体UPD遗传与疾病

时间:2021-4-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遗传的单亲二倍体(UPD)现象-

一例MUTYH胚系纯合突变的MAP患者

知识工程谭文玉

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disomy,UPD)是指在染色体核型中,某些同源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部分片段均来源于双亲中的一方,而没有另一方染色体的存在,其遗传方式并不遵循传统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在年首次出现了单亲二倍体的概念后,年首次报道了UPD导致的囊性纤维化病变,人们开始意识到UPD作为一种致病机制的意义。年,有报道称UPD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其中,母源性UPD的发生率约是父源性UPD的3倍。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最新的统计发现UPD的发生率已高达1/。

研究背景

UPD的分类

UPD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根据发生阶段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发性UPD(constitutionalUPD)和获得性UPD(acquiredUPD);

根据亲本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母源性UPD(maternaluniparentaldisomy,matUPD)和父源性UPD(paternaluniparentaldisomy,patUPD);

根据是否具有同源区段及区段大小可以分为:单亲同二体(Isodisomy,IsoUPD)、单亲异二体(Heterodisomy,HetUPD)和片段性UPD(PartialIsodisomy,PartialIsoUPD)。

图1.UPD亚型介绍

UPD产生的机制

1、原发性UPD产生机制

原发性UPD是由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异常不分离引起的。减数分裂的异常不分离会导致异常空配子或二体配子的产生,在与正常配子受精过后产生单体或三体的受精卵。发生UPD的机制有多种可能,其中最为主要的为单体拯救、三体拯救和有丝分裂重组。

(1)三体拯救

三体拯救是指异常二体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三体合子后,随即丢失一条维持正常核型的机制,此时发生UPD的可能为1/3。

(2)单体拯救

单体拯救是指不含染色体的空白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单体的合子后,复制一条相同的染色体维持正常核型的机制。

(3)有丝分裂重组

在早期胚胎发生过程中,染色体之间发生有丝分裂重组后随机分配,产生了片段性的UPD。

其他导致UPD的罕见机制也有报道,包括受精后错误、配子互补等。或者也会由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包括罗伯逊易位、等臂染色体和倒位。

2、获得性UPD产生机制

获得性UPD产生的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片段型(segmental)UPD和倍型(numerical)UPD。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图2.原发性UPD的产生机制

UPD相关疾病与基因

1、遗传性疾病

UPD与多种遗传疾病相关,尤其是在6、7、11、14、15、20号染色体上,UPD发生频率较高(有关于人群UPD产生的频率以及各个染色体的临床案例可以查询数据库:upd-tl.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