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眼底病,必须从影像技术谈起

时间:2021-4-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423/6185616.html

囊括15种眼底影像技术,

真实病例综合分析解读。

新书推荐

书名:图说眼底影像技术——从多模影像到人工智能

(图说眼科检查系列丛书)

ISBN:-7---9

主编:华瑞文峰

开本:大16开精装

定价:元

01

编辑推荐

★全面性:

本书囊括目前眼科领域已有的15种眼底影像技术,通过对真实病例影像的综合运用及分析解读,突出了多种模式影像技术在诊断中的综合优势。

★新颖性:

对一些较新的眼科影像技术,如前后节扫频源OCT和自适应光学技术等也有介绍,还对眼底影像领域的未来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进行阐释,力求给广大读者绘制一幅务实的发展蓝图。

★实用性:

以丰富的临床图片为基础,以影像学技术为主线,结合真实的临床病例从成像原理和发病机制的角度解读图像,力求帮助广大读者理解眼底影像学技术的精髓和价值,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的开展。

★启发性:

本书中部分成像模式与特异性临床应用均来自于作者长期的科研经验总结,相信也将为读者的临床影像学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02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临床图片为基础,以影像学技术为主线,结合真实的临床病例从成像原理和发病机制的角度解读图像,力求全面细致、深入浅出地向广大读者解读眼底影像学技术的精髓和价值。

同时,为体现本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我们还特别加入了眼前节影像学新技术,以供前节医生参考。

本书还以多模影像为出发点,着眼于该领域未来发展,即人工智能,力求给广大读者绘制一幅务实的发展蓝图。

03

编委名单

04

主编简介

华瑞

中国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院高血压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与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委员兼副秘书长,辽宁省眼科医师协会委员,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APVRS)会员,国际眼循环学会(IOCS)创始会员,《中华眼底病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眼底影像释义、眼内抗VEGF治疗、眼底激光与光动力治疗、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和眼底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Retina、IOVS等SCI杂志发表眼底影像学论文33篇,在《中华眼底病杂志》等国内重要杂志发表论文9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先后获德国波恩大学及欧洲视觉临床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8项认证,同时荣获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协会TANOtravelgrant等7项奖励。首次报道国人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和外层视网膜管形结构的影像学特征,提出脉络膜“空洞”谱系疾病概念;首次应用蓝光和近红外光自发荧光数字剪影技术检测黄斑色素,并应用于黄斑裂孔和弱视的诊疗中;研发“眼底无赤光造影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眼表结膜造影术”并完成眼表恶性鳞状上皮肿瘤的血管分型;改良OCT玻璃体成像技术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ye杂志。

文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眼底内科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PI)。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主任委员、医院学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副会长、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眼底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年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担任“图说眼科检查系列丛书”及“图说眼科疾病系列丛书”总主编,承担国家“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国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被遴选为“中国眼底病近五年十大研究进展”(年);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黄斑疾病的诊治、眼底影像与视觉电生理临床释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05

前言

06

目录

左右滑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