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夏季已至,万木葱茏,枝繁叶茂。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让孩子们在这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季节里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带来了夏季保健温馨提示——日常保健篇。以下是几点幼儿日常生活小贴士,愿宝贝们以最茁壮的身体迎接这个绚丽多彩的美好季节。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预防疾病小常识 烈日当头,一些病毒细菌也在蠢蠢欲动,让我们提前了解夏季需要预防哪些的易感病症,做好充足的准备抵御病菌地入侵。 预防中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排汗较多,不能及时补入水分、盐分,或在烈日下照射太长时间都会中暑,幼儿身体调节能力差更是易感人群。因此父母及老师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小儿外出要戴遮阳帽,多给小儿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点糖水、盐水、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 防治肠道传染病 炎热的夏天是细菌性痢疾、伤寒及肝炎等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影响幼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这些传染病都是经过饮食或者食物传染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和腐烂瓜果,不贪吃冷饮冷食,不生吃水产品,饭前便后要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夏季病毒细菌快速滋生,家中厨房也要勤打扫通风,厨具餐具使用过后立即清洗,避免细菌大量繁殖。 预防皮肤病 幼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疮,蚊虫叮咬皮肤引起感染等。防止这些皮肤病的发生,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防蚊防虫工作,要勤洗澡、勤换衣,衣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要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促发感染化脓。 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是幼儿夏季易感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舌乳头红肿及口周苍白圈,发现后应及早隔离、降温等对症治疗,期间家长要对幼儿接触过的用具及时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幼儿近距离亲密接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健康提示: (1)减少走亲访友、避免聚会、宴请等公共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请正确佩戴口罩,医院就诊、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需在相对密闭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时; (2)注意咳嗽、打喷嚏礼节,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要丢弃至垃圾桶,并立即清洁双手; (3)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饭前便后及解除动物或处理动物的粪便后要注意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尽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道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6)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进入5月份以后,手足口病疫情将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 健康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六步洗手法”。 (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6)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病儿及时隔离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随着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民众的外出活动增加及衣衫减少,狂犬病即将进入发病高发期。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要随意遗弃。 (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目前省疾控中心已创建了犬伤门诊电子地图,可通过陕西省疾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