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眼科中心从年起连续3届以全省排名前列的成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目前科室有19、20楼两个楼层作为住院部,开放病床增至张,编制床位85张;设置了4间独立专用的眼科层流手术室和独立的门诊诊区,使眼科中心业务用房达到近平方米,门诊面积余平方米。 眼科中心共有医护及技术人员63人,医师23人,技师4人,护士3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博士3人,硕士13人;本科:30人。科室内共有正高4人,副高7人,中级18人,初级29人。医护队伍人员结构合理,与床位搭配比例合适,能够完全满足专科诊疗及护理需要。团队成员近三年到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进修学习十余次,赴海外交流学习三次,援非两人次。 省眼科学会副主委李拓博士正在为病人做检查 学科带头人李拓博士是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医师协会眼 科分会副主委,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激光学会副主委,武汉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生导师,医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优秀眼科医师。 科主任李家璋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科协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白内障专业组委员,湖北省中医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眼科生物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湖北省职业病鉴定组成员,恩施州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家璋主任为病人做检查 在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开展有眼底病内科,眼底病外科,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眼视光,眼外伤,泪器病,眼遗传病,眼生物工程,中西医结合眼科等12个亚专科。医院眼科成医院第一个眼科临床实验室,开展了感染性角膜病微生物检查,眼表印迹细胞学检查。先后开展飞秒激光准分子手术、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23G/25G/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Tetraflex可调节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杂斜视矫正术、复杂青光眼手术、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等高精尖诊疗技术。开展的特殊技术有微创玻璃体手术,黄斑疾病的诊治,复杂眼外伤的眶整形,复杂白内障及各种晶状体手术,感染性角膜病的诊治。这些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恩施州甚至省内空白,取得了突出效果,在行内取得较好声誉。 科室病例讨论 医院眼科中心共发表或参加国内外会议交流论文余篇;举行省级、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十余次,培训0余人次;完成省、州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1项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果待鉴定。年-年我科与中山眼科中心合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两项。年申请的《土家族高度近视致病基因鉴定》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年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华系列期刊2篇,核心期刊8篇,统计源期刊6篇。医院是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医学医院,常年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目前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0名,毕业5名,在读硕士生5名。 医院眼科中心也是湖北省眼科学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湖北省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眼科中心自年9月开始招收住培学员,时至今年共培养毕业住陪学员6名,在培训学员9名。 专家介绍 李拓 李拓,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医院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医学激光学会副主委、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委、恩施州眼科学会主委、恩施州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共湖北省第七、第八、第九届省党代表、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恩施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恩施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享受医院甲等人才津贴。 在恩施州率先开展“视网膜脱离直视下冷凝复位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显微手术”、“现代穿透性角膜移植”等业务。 年率先在国内眼科界应用羟基磷灰石技术并取得成功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省较早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目前应用视网膜切开、膜剥离等技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严重眼外伤及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ROLS全视野手术透镜系统的引进,又开展了TA及ICG辅助下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内界膜剥离手术。 年主持开展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体化切削、EK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医院率先开展了SBK手术。年开展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可调节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年开展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飞秒激光矫正近视手术。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近7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5篇。 科技进步奖 先后承担省科技厅、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现已完成三项 年进行了弓形虫与内因性色素膜炎关系的研究,提出弓形虫感染是恩施州内因性色素膜炎的重要病因。其科研成果“血房水二相检测诊断弓形虫的研究”获恩施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文章发表于《中华眼底病杂志》。 年完成科研课题“高尖杉酯对人单核细胞迁移影响的研究”,获得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恩施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年《基因测序在角膜营养不良中临床中应用》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课题 -年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放课题《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多中心关联研究》,合作经费10万元 -年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放课题《眼遗传病多中心研究与诊疗技术推广普及》,合作经费20万元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家族高度近视家系致病基因鉴定》,课题经费50万元 李家璋 李家璋,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科协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白内障组成员、湖北省眼科生物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恩施州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恩施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享受医院甲等人才津贴。 先后到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学习深造,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负责眼科门诊、病房及手术各项事务,并担任医疗组长工作,负责院内会诊,每年科内大查房>次。医院间的重大疑难会诊次数不少于6次。近年来开展“眼前段重建术”、“双板层角膜移植术”、“白内障双壳技术”、“带肌瓣的骨瓣制作在开眶手术中的应用”、“青光眼引流阀的应用”、“多焦/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等业务,更使恩施州的眼科事业跨入了国内先进行列。主持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体负责诊疗方案实施,指导眼科门诊、住院及手术等工作。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大会诊每年10次以上。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从事眼科30余年,主刀手术00多人次。 参与-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土家族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家系鉴定》 年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因测序在角膜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 自年起承担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眼科学的本科教学工作。 宋秀胜 宋秀胜,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成员、湖北省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委员、恩施州医学会常务理事、恩施州眼科学会秘书长、来凤县医学会理事长、恩施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恩施州防盲领导小组副组长、恩施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享受医院甲等人才津贴、恩施州第三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眼科专业25年,不断更新知识,积极进取。积极拓展临床业务,作为恩施州角膜眼表疾病学科带头人,规范了恩施州眼表疾病诊治程序,帮助本州及毗邻省市县疑难重症眼表角膜病的诊治,大大提高了眼表角膜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改善了患者预后。2年来,主持开展了眼睑成型、眼眶肿瘤摘除、复杂青光眼手术、球内异物取出术等复杂手术。年专科查房50余次,医院间会诊。 年率先在恩施州成医院第一个眼科临床实验室,开展了感染性角膜病微生物检查,眼表印迹细胞学检查。同时,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恩施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完成恩施州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1项,已结题并鉴定,正在申报科技进步奖。3年来,主持省州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积极总结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撰写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3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 吴青松 吴青松,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眼前节及屈光学组组员、恩施州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医院甲等人才津贴。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湖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此后一直在医院眼科工作,2年在广州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一年,多次参加各种培训班及学术交流,如“爱尔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培训”“爱尔康超乳高级课程”“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库技术培训班”,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医疗工作,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手术,眼底病,泪道疾病及眼整形疾病的诊治,在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年获州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年度均开展新业务进技术并获院内评审一、二等奖。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眼科门诊、病房及手术各项事务,负责院内会诊,每年科内查房次以上。医院间的重大疑难会诊次数6次以上。 -年承担的州级课题《OCT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文章《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青光眼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临床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06):- 参与-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土家族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家系鉴定》 年参与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因测序在角膜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 年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OCT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自年起承担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眼科学的本科教学工作 饶玉萍 饶玉萍,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工作30年,先后到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学习深造。年-年由国家卫计委选派赴非洲阿尔及利亚进行了2年的医疗援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擅长眼部美容、眼部微整形、泪道病、角膜病的诊治。特别是在眼部整形眼部美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美容性双重睑形成术(埋线、切开、韩式小切口),内眦赘皮矫正(开眼角),眼睑松弛矫正术,眼袋整复术(内切、外切),眉下垂矫正术,上睑下垂矫正术以及肉毒素、玻尿酸注射美容术。 年率先在州内开展了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综合治疗,将肉毒素注射与肌切除手术运用于临床。 自年起承担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眼科学本科教学工作。 李霞 李霞,副主任医师。7年获武汉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并进入医院工作至今,医院进修眼表及泪道疾病。年底在恩施州率先开展新生儿泪道探通手术,同时亦擅长经鼻鼻腔泪囊吻合(en-DCR)、泪道置管、眼整形等泪道、眼睑、眼表手术。另外,在宋秀胜博士指导下,建立了眼科独立的微生物实验室,精通多种角膜炎、角膜溃疡的诊治。 张茂菊 张茂菊,副主任医师,眼科硕士研究生。湖北省激光协会影像学分会组员,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先后医院、广州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在州内率先开展抗VEGF药物在眼科临床应用和早产儿眼底病变的筛查,擅长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疾病、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青光眼、膜性障及眼底病的激光诊治。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10余篇文章。 李印 李印,眼科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四届恩施州科协委员,医院突出青年人才,年被评为恩施州学会工作先进个人,年获“恩施青年五四奖章”。先后四次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担任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的教学工作中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从事眼科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高度近视等临床及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2篇,论著1部,2篇论文获恩施州医学类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眼遗传病多中心研究与诊疗技术推广普及》一项,参与-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家族高度近视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一项,目前均已顺利结题。年研究课题《基因测序在角膜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