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版皮肤病那些事儿晓健康微讲座

时间:2019-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22期微讲座特约专家介绍

今天我们有幸医院(西院)皮肤科副主任李永喜为大家做《皮肤病那些事儿》的微讲座。

李主任擅长疾病: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感染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银屑病、某些结缔组织病的诊治。

第一部分、讲座实录

我今晚讲的皮肤病是特应性皮炎,相比较湿疹,大家对这个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这个病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婴幼儿,我们皮肤科医生大多诊断为湿疹,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对这个病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对湿疹的防治也就基本知道一些常识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有关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问题

湿疹、皮炎类疾病是皮肤科最多疾病

不同年龄段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很多家长也经历过这个痛苦的阶段,皮肤科医生有时会告诉你这是“湿疹”。当然称不上“误诊”,更不会因为对“误诊”而产生“误治”。

特应性皮炎(后文简称AD)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诊断需要达若干指标。

儿童特应性皮炎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不亚于家中的一位糖尿病的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在四五十岁的人,他们的孩子很少有湿疹,但是我们现在好多孩子是特应性皮疹。

特应性皮炎不仅仅是一种皮肤过敏。特性皮炎的患者经常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但是这几种疾病并不一定是同时发生,可能在不同年龄段陆续出现这种过敏的情况。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也就是遗传因素,包括免疫系统和屏障功能障碍(皮肤干燥)。

?外因为环境触发因素,如变应原(可能是食物,吸入或接触的东西)、刺激物、气候、金葡菌感染、压力(神经肽)、生活方式。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AD的发病机制—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主要是指皮肤含水量减少及皮脂含量减少,表现为患者皮肤比较干燥,全身脱屑以及一些干裂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就像发生裂隙的屋顶,会带来较多的麻烦。

所以皮肤屏障功能出现问题,皮肤的保护功能减少,当有外界各种不良刺激作用在皮肤上的时候,可以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AD的临床表现:分期

本病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婴儿期,1个月至2周岁;

◆儿童期,3至10岁;

◆青年及成人期,约12至23岁。

每个病例并不一定按这三个阶段顺序发展。

婴儿期

亦称婴儿湿疹,通常在出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及头皮,个别可发展到躯干四肢。按皮疹特点可分两型:渗出型和干燥型。

1渗出型

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体质的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境界不清,红斑上密集针尖大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形成黄色薄厚不一的痂皮,常因剧痒、搔抓摩搽而部分痂皮剥脱,露出鲜红糜烂面,伴较多渗液。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

2干燥型

常见于瘦弱的婴儿,为淡红或暗红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慢性时可有浸润肥厚、皲裂、抓痕。

儿童期

有统计2岁前发病占80%。可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婴儿期而发病。皮损表现有两种形态,即湿疹型和痒疹型。

湿疹型的皮损表现与成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相似。多为针尖大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融合成片,较干燥,被覆灰白色鳞屑。皮肤有轻度浸润,部分苔藓化。多发生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也可累及颈外侧及四肢其它部位。

痒疹型的皮损表现为全身散发痒性丘疹,多发生与四肢伸侧及背部。丘疹较大,皮色或棕褐色,初起较红。丘疹干燥,表面粗糙覆以薄痂。陈旧者小而硬。大多数皮疹顶端被抓破,并可见抓痕、血痂。

青年及成人期

皮损与儿童期相类似。多为局限性干燥损害,红斑或丘疹,融合后皮肤浸润肥厚而苔藓化,覆灰白色鳞屑,或有色素沉着。边界可能清楚可能清楚。摩擦刺激后可有渗出结痂。也可有痒疹样表现。主要发生在肘、腘窝、颈前及侧部,亦可发生于面、眼周、手背等处。皮疹虽可泛发,但以屈侧为重。

剧痒为本病突出主观症状,可因过冷、过热的刺激、出汗、情绪变化、毛织品的接触等激发瘙痒。有人证明患者的皮肤痒阈降低。夜晚和睡前可引起阵发剧痒。

AD三联症

特应性皮炎往往代表一种系统性疾病。

◆皮肤表现为湿疹、皮炎。

◆往往伴有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不一定同时发生。

◆容易对多种物质过敏。

Williams诊断标准(指南推荐)

?必须具有:皮肤瘙痒症状

?加以下3条或3条以下:

?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脸颊部)

?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今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

?屈侧可见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在脸颊、前额和四肢外侧可见湿疹)

?2岁前发病(适用4岁以上者)

HanifinRajka诊断标准(参考)

主要特征?瘙痒?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苔藓化或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伸侧受累?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

?个人或家庭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AD)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更复杂,有时往往达不到诊断条件,因此皮肤科医生往往诊断为“湿疹”而不去诊断“特应性皮炎”,特别是对婴幼儿,诊断湿疹更多一些。

AD诊断条件

符合3条以上主要特征

符合3条以上次要特征

AD的治疗和管理

AD治疗的原则

患者教育、基础治疗、外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

湿疹/AD的慢病管理理念

◆良好的医患关系

◆定期就诊,长期随访

◆急性期强化治疗与缓解期维持治疗相结合

◆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患者的自我治疗、观察

◆家庭成员的帮助

◆治疗经济学考虑

患者(包括家属)教育

◆正确认识本病,不夸大,不缩小,指导就诊

◆注意病因寻找

◆用药方法指导

◆告诉患者的注意事项(避免促发因素):衣,食,住,行,洗

一、基本治疗

衣服:贴身衣服需要纯棉;穿衣服不要太多,出汗对皮肤是有刺激的;穿衣原则:不要孩子感到热,也不要冻着孩子。

吃东西:不是所有的发物都不能吃。家长需记录下哪种食物易使孩子皮肤病加重。

住:干净、不潮湿、温度不能太高。床单、被罩纯棉的好一些。

洗:水温不要太高37度即可、洗澡次数不要多。夏天每次洗澡5分钟-10分钟,冬天可以洗2-3次每周。

关键:洗完澡趁皮肤湿润的时候擦润肤露等。

二、局部治疗1糖皮质激素

局部间断外用糖皮质激素,并配合润肤保湿剂等是目前治疗AD的一线疗法。大部分价位低,对于用量大的患者是比较适合的。另外,可以短时间控制病情,减轻皮肤瘙痒。

◆不同病期、部位使用不同强度和剂型

◆注意不同年龄药物的选择

◆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注意撤停药的注意事项

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为非激素药,适合于面部皮疹,可长期用药。缺点为用药时有一定不适感,且价位高,每支约元。

包括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

◆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外用时抗炎作用选择性较强

◆不同浓度药物治疗儿童或成人AD有效

◆可相对较长时间地用于所有的发病部位,以达到维持治疗的目的

◆短期应用未发现明显的系统不良反应

◆局部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时间的烧灼和刺激

3外用抗微生物制剂

由于细菌或真菌可通过产生超抗原或作为变应原而诱发或加重病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尤其是治疗有渗出性皮损时,应早期加用抗细菌(百多邦等)或抗真菌药物可有利于控制病情,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三、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口服或者静脉用药即为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我们俗称抗过敏药)

可选择有镇静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又称氯苯那敏)或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赛特赞)

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可考虑加量或更换品种,如仍然无效,可进行两种以上的抗组按药物联合治疗。

特应性皮炎夜间加重,影响孩子睡眠,睡眠不好对孩子的智力和发育是有影响的,这时抗组胺药就非常必要。抗组胺药推荐第二代,因其作用更确切,副作用更少。

用药原则:能外用就不要内服。

2抗微生物药物(消炎药类)

对于病情严重(特别是有渗出者)或已证实有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可短期给予抗微生物药物。

抗菌素一般为阶段性用药,注意勿滥用抗菌素。用药原则:能外用就不要内服。

3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尤其是儿童。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予中小剂量短期用药,并采用早晨顿服法。病情好转后应及时逐渐减量、停药,以免长期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停药过快而致病情反跳。

免疫抑制剂和抗白三烯治疗大家稍作了解即可,国内用的比较少,需到专科门诊确诊咨询后才能使用。

4免疫抑制剂:

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

5抗白三烯治疗:

有报道,抗白三烯制剂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治疗AD有效,尤其是对伴有哮喘者

四、物理疗法

成人的特应性皮炎,窄谱紫外线照射是有效的,基本没有副作用。适用于顽固皮疹,不想使用药物的患者。

光疗法:窄谱UVB(NB-UVB)有效,UVA1的疗效也佳光疗后更应注意使用润肤剂。

光疗法一般不宜用于12岁以下者。

五、中医中药

有些家长比较担心抗过敏药、激素会有副作用,中医中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施治。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区别

湿疹:更宽泛,可皮肤,可系统

特应性皮炎:更特指,多是系统性疾病

理解存在中外差异(影响诊断)

慢性泛发性湿疹(中国)=AD(欧美)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李永喜主任:慢性荨麻疹可以选择抗过敏药,需要长期吃,不能想起来才吃。先吃一个月看看效果怎样,一般治疗需要3-6个月。

日光性皮炎有什么好办法?

李永喜主任:防晒是关键,按照湿疹治疗。

小孩九岁,手脚皮肤先是起小红疙瘩,慢慢起皮开裂,有鼻炎,请问是特应性皮炎吗?

李永喜主任:可能是汗疱疹,一种湿疹。

李主任我女儿16岁,今年3月份起的荨麻疹,断断续续快一个月,起的快,消的也快,消失之后没有一点痕迹,以前没有过敏史,该用什么药?

李永喜主任:可以吃点依巴斯汀,医院看看做相关检查。

有湿疹能否打预防针?

李永喜主任:湿疹期打预防针会加重湿疹,建议等病情稳定后或完全痊愈后再打预防针。

第三部分嘉宾与晓健康赵曜在结束时说的话

感谢李永喜主任的精彩讲座,也感谢各位听众的热情参与。今天李永喜主任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湿疹过敏性皮肤病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和管理。

李永喜主任的门诊时间:

医院西院区每周一上午,周二、周六全天

全文完

收看更多请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