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middot国人SCI红毯秀

时间:2018-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编者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以往主要的眼底评估手段是眼底照相和荧光素血管造影。随着AngioOCT在眼底病变中的广泛应用,它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可用于糖尿病拱环大小的判断、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定性等。但AngioOCT在糖尿病视乳头新生血管(NVD)中的应用并不多见。

NVD是指视乳头表面或周围1PD内线状、网状及扇形新生血管,重者伴纤维增殖膜,往往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较重。NVD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的发生率约为60-73%。

医院眼科戴荣平教授团队意识到大部分的PDR患者都可以利用AngioOCT来进行观察研究。AngioOCT属于无创检查、成像时不受新生血管渗漏的影响、成像清晰,将其用于新生血管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他们收集了一批糖尿病NVD患者,进行AngioOCT扫描,然后在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后再次进行扫描随访,并进行定量研究,完成了该领域首次对NVD的定量研究。该成果文章发表在年3月的ScientificReports(IF4.)杂志上。下面让我们跟随小编,看一看该研究的新颖之处。

该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12医院眼科就诊15例糖尿病视乳头新生血管患者。所有患者基线是使用RTVueXRAngioVue(OptovueInc,CA.USA)进行4.5mmx4.5mm的视乳头模式Angio扫描。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在不同随访时间点再进行AngioOCT扫描,从而来研究注药前后NVD的变化。该研究的难点在于对NVD的定量。投稿时Optovue还未推出视乳头血管的定量程序,并且NVD与视乳头本身的血管不同,它是沿玻璃体后皮质生长,甚至长到玻璃体腔,更增加了定量的困难性。为此戴教授团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定量方法。他们首先利用机器自带的层次调整程序,将NVD的信号调整至最佳。然后截取图像,将NVD新生血管在电脑上转化为非黑即白的血管信号,最后计算NVD的面积。这种定量方法比较精确,但较为费时费力。也期待日后AngioVue自带的定量方法能满足临床上的需要。

15例患者基线时平均NVD面积为1.05mm2,注药后平均7.5天,NVD面积下降到0.56mm2,下降幅度为46.7%。这些患者大部分此后进行了补充全视网膜光凝,NVD面积进一步下降。注药前后的NVD面积如下表所示。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有2例患者因为没有进行及时的补充激光,NVD在8周复发,再次注药后NVD消退,但有1例伴增殖膜形成,最后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这个细节表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PDR患者NVD的疗效可能在8周以内。

除了对NVD面积进行观察之外,戴教授团队也观察这些患者的EVP。EVP是以往学者提出的概念,即为增生旺盛的新生血管,属于定性概念。研究中发现86.7%(13/15)的患者术前存在EVP,而这些患者在一次康柏西普注药后EVP均消失,新生血管末端变得稀疏呈枯树枝状。从之后连续过程来看,可以发现新生血管消退首先是周边EVP的消失,然后新生血管的分支也逐渐消退重塑,但往往最终仍残留部分血管成分,只有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这些血管才会完全消失。

该研究病例数虽然不多,但精美的定量图片,术前术后的对比均具有很强的临床启迪意义。从文中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利用AngioOCT可以很好的观察NVD的变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访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新生血管的面积。

戴荣平教授

戴荣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眼科顾问医生,曾赴美国Wills医院参观学习。擅长眼底疾病的诊治。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眼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黄斑病学组委员等。?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拥有美国专利1项,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原文:

惟视眼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