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查眼底

时间:2018-5-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几天前,我的门诊进来一位患者,是一位30岁不到的年轻女子,由她父亲搀扶着走进诊室。年纪轻轻,视力就如此的差,她的眼病一定不同寻常。

患者和她的父亲坐下来,慢慢跟我聊起了他们家的故事。

原来大约20年前,她的妈妈被确诊为糖尿病,但是只是在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没有去检查眼底,以至于目前两只眼只有微弱的视力。非常不幸的是她以及陪她来的这位父亲,在10年前也同时都被发现患有糖尿病,非常可惜的是依然没有去检查眼底。直至5年前他的父亲右眼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得不摘除了眼球。而如今女儿也几乎双目失明,全家三口人,只剩父亲唯一的一只眼睛可以依赖,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可能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真的有这么厉害?为什么要定期检查眼底呢?且听吴医生为您慢慢道来。

任何患有糖尿病的人都可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发病5年以上的人,有五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得病;而20年以上者则大概有七成会得这个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通俗的说,由于血糖升高,你血管里面的血液就像很浓的糖水,长此以往血管的管壁就会被破坏,正常情况下很多应该待在血管里的东西,会透过坏了的血管壁跑出来,沉积在我们眼底,也就是视网膜上。这时候如果定期检查眼底,往往能发现这些早期病变,可以及早的干预,防止进一步加重。但是我的这位患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人定期检查眼底的重要性,错过了早发现的机会。

患者本来的专业是动漫设计,但在大约2年前,她偶然发现,原本自己电脑上的直线条,总是觉得有点弯曲,而且觉得总是没有以前清楚。医院做个OCT检查,可以立刻让病变原形毕露----黄斑水肿。黄斑又是什么?吴医生告诉您,黄斑可了不得,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看东西最敏锐的地方,是我们视网膜上最重要的结构之一。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所有光线只有投射在我们的黄斑上,才能看得很清楚。如果黄斑肿了,必然就看不清或看东西变形了。如果这个时候能找到医生,医生会使出各种招数,千方百计挽救患者黄斑的功能。可是患者仍然没有高度重视。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被破坏的血管逐渐逐渐瘪了,血液不能流通。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组织,都必须有血液供应,才能存活,视网膜也不例外。没有血液供应的视网膜就会缺血,缺氧,接着这部分视网膜会向我们人体发出求救的信号。当我们人体获知这部分视网膜的需求时,就急急忙忙地再长出一些新的血管,好给这些地方供应血液。这些新长出来的血管叫做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和我们以前正常的血管可不一样,是典型的山寨货,他们很脆弱,管壁很薄,很容易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大约半年前,这位患者的左眼突然视力下降,其实就是发生了大量的出血,视网膜全部被遮挡,视力接近丧失。当然,如果这时候及时看医生,医生通过手术或许能够挽救一部分视力,甚至有的人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非常不幸的是,这位患者依然还在梦想着奇迹的出现,希望能够自愈,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如果仍然没有得到治疗,视网膜上会长出许多疤痕,疤痕收缩,甚至把我们的视网膜从正常位置上拉下来,就会造成视网膜脱离,也就是最晚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这时就会给治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手术效果也不好。果不其然,患者因为数天前右眼也发生了视力下降,才来到我的门诊,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其实她的两只眼睛都是很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发生了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这时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难题出现了,做手术的话,难度极大,有失败的可能,但总有一丝希望可以挽救眼球,保住微弱的光感。如果不做手术,结局只能是失明。如果大家认为仅仅是失明这么简单,那就错了。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人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眼胀、眼痛的症状,没错,正是青光眼,而且是治疗最棘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逃脱不了摘除眼球的厄运。患者的父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她的父亲,一只眼睛摘除了,另一只眼睛还有视力呢?不是应该双眼都发病的吗?

非常好,首先给这个问题一个大大的赞。下面吴医生要为您揭开谜底:激光,是眼底激光挽救了她父亲的这只所谓的好眼。早在5年前医生摘除她父亲右眼球时,同时为她父亲的左眼做了很好的眼底激光,左眼的眼底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这只左眼的视力已然成了这个三口之家的无价之宝。如此神奇的激光,它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吴医生将在下回为您分解。

总之,得了糖尿病之后,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医院

眼底病科吴志勇

科普教育杂志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白癜风是否传染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