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度近视或运动受伤而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是四种最常见及危害性最大的致盲性眼底疾病。预防眼底病的方法是每年定期检查眼底,早发现,早控制。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 积极预防眼底病: 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饮食应注意质量、数量、进食时间和速度等;少吃含糖量高、油腻辛辣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可适当补充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元素吸收。 3.注意天气的变化,要避免过冷或过热;日常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每日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劳逸结合,脑体结合。 4.已有眼病或眼外伤后,也应注意以上,以免加重病情。 5.保持眼睛卫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为眼底病易发群体,“‘三高’人群如不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很容易诱发眼底血管堵塞及眼底出血等眼底病,稍有不慎可造成失明等后果。因此,患者在出现眼部不适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切勿被一些迷信耽误了病情。” 当眼底出血时,一般从眼睛外表看不出任何的症状,但患者在视觉上会出现视力下降、黑影遮挡、视野模糊等症状。眼底血管阻塞导致的眼底出血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严重的眼底出血会导致患者视力大幅下降,甚至仅有光感或失明。 眼底病都有哪些种类?怎么及早发现眼底病?眼底病有什么危害?易中招人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保卫看不见的眼底“大后方”请收听《科学认识眼底病》本期讲课专家王洪格 医院副院长 眼底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眼科学会委员、山东省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山东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际眼科学杂志审稿人 先、医院、医院工作,分别担任眼底病科主任、眼科主任,年以“拔尖人才,突出贡献专家”引进“厦门大学眼科中心集团医院”。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及SCI科研论文20余篇,国家级眼科发明专利2项。 擅长于手术治疗各种复杂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各种黄斑疾病、眼内炎等等。高质量完成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病手术余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万余例。 今!天!下!午!开!讲! 3月21日下午14:30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干货现场 守护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