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目前现有3.47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不仅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组织和血管的糖代谢,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致盲原因,但这种疾病还未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重视,30%—50%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检查,而等到晚期视力严重下降时再检查治疗,这时候视力提高的可能性很有限。 医院提醒您,无论视力有无改变,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三个月检查一次;妊娠、眼部有过手术史及眼底已有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或遵医嘱复查。 眼底有病变,降糖别太猛 刘师傅今年62岁,患糖尿病十年了,一直口服降糖药治疗。去年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少量出血,但视力还行,所以也没定期检查。3个月前,他经常乏力、口渴,查血糖发现数字高得吓人。刘师傅急了,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把血糖降下来。医生表示见效最快的方法一般就是注射胰岛素。通过治疗,刘师傅的血糖很快降到了正常水平,但右眼突然看不见了。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玻璃体出血。刘师傅很奇怪,明明血糖控制得很好,为啥看不见了呢?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发病5—10年后,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眼底就会逐渐产生病变。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没有眼部自觉症状,偶尔会出现眼睛疲劳。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如出血、水肿、渗出,严重者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出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损害。 早期控制血糖,并且长期持续地把血糖控制在较好的、平稳的水平上,对于防治视网膜病变具有积极意义。医院眼底病专家提醒您,眼底病变一旦出现,短期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作用。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糖,反而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因为血糖下降后,视网膜血流量减少,而视网膜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改善较慢,就会导致缺血加重。还有一些进展很快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使控制血糖,对病情的改善作用也很小。 因此,医院建议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以免因血糖波动或其他系统病变导致失明。平时要定时监测血糖,每年体检,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防止血糖失控。 (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 湖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