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视觉异常的常见眼病 视觉异常(一)、常见视觉异常 1、视力下降 (1)、突发性视力下降 1)单眼 外眼可辨别的:急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外眼不可辨别:玻璃体内出血、视网膜血管栓塞及伪盲等 2)双眼 药物中毒、假酒中毒等 (2)、渐发性视力下降 1)、非屈光性 角膜瘢痕、慢性葡萄膜炎、慢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和弱视等 2)、屈光性远视力异常 近视、近视散光、中高度远视 3)、屈光性近视力异常远视、远视散光、老视 4)、远近视力均异常高度散光、体质衰弱 2、视野缺损 (1)、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及视网膜色素变性 (2)、单眼象限性缺损视网膜血管分支栓塞 3、飞蚊症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眼内出血 4、闪光感 (1)、一过性闪光感玻璃体脱位、压迫闭着的眼等 (2)、固定性星点皮质枕叶病变 5、视物变形 (1)、小视症、大视症中心性视网膜炎 (2)、扭曲视视网膜脱离、眼底肿瘤、戴高度散光眼镜 6、复视 (1)、单眼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混浊、散光矫正不彻底等 (2)、双眼斜视、单侧眼球突出 (二)、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 1、角膜瘢痕 由于外伤、炎症、感染引发。角膜可见无定形白色瘢痕,半透明者称为云翳,不透明者称为白瘢。通常不会好转也不会发展,不能用光学方法矫正。 2、白内障 由于外伤、中毒、年老所致。瞳孔区所见晶状体成均匀的或局限性的白色混浊。过熟期白内障呈黄棕色。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用光学方法不能矫正。早期老年核性白内障可用近视镜提高视力。 3、玻璃体混浊 由于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出血、外伤、肾炎、高度近视及年老等原因所致。患者可见眼前黑色斑点漂移,随眼球转动方向移动,称为飞蚊症。在检影镜下可检出玻璃体内浮游物及眼底变化,重症进行性影响矫正视力。 4、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眼、外伤、渗出性及增生性视网膜炎都可以诱发视网膜脱离,患者早期有闪光感、视野自周边向中央缩小、视力进行性减退,眼压下降、眼底可见视网膜部分呈灰白色或青灰色隆起和皱缩。或可见圆形,马蹄形裂孔。无法用光学方法矫正。 二、常见眼部疾病 常见眼病(一)、新生儿泪囊炎 病因: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 治疗方式: 这种病有一部分是可以自愈的,不是说全部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另外,在家里还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一个是泪道按摩,就是泪囊部位的按摩,如囊肿突然消失,表示残膜已被挤破,即告痊愈。如经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见效者,可经冲洗及滴用抗生素后再用探针探通,多可获得痊愈。如有泪囊周围炎时,应先按照急性泪囊炎处理。第二是滴眼药,这样还有一小部分孩子治愈,按摩一天五到六次,眼药一天两到三次,这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四个月以上,如果还不管用,有的孩子症状越来越重,这个时候一定要考虑手术。手术分两种,一种是泪道探通手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年龄比较大的孩子甚至有先天性泪道畸形的孩子,泪道探通手术效果不太好。另外一种手术是泪道插管术,也叫泪道植管术,这类手术是最新的手术。 (二)、干眼症 病因:泪腺分泌功能减退,使泪液过少而引起干燥性角、结膜炎,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 分类: 1、原发性:泪腺本身疾病所致,任何发生泪腺萎缩的疾病,都可以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如老年性泪腺萎缩,斯耶格兰综合征,米古利兹综合征等。 2、先天性:先天性泪腺缺如。 3、麻痹性:支配泪腺的面神经,三叉神经,交感神经发生神经麻痹,尤其外伤,酒精岩浅大神经注射,都可阻断流泪反射,终止泪液分泌。 4、中毒性:伴有毒血症的疾病如高热,伤寒,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及可能由于泪腺分泌细胞直接受损,如阿托品中毒,食物中毒可引起泪腺分泌减少。 治疗方式: 一般只有减轻症状,但效果均不太满意。 1、常用人工泪液,如甲基纤维素、液体石蜡、硼酸溶液等。 2、副交感神经兴奋剂:适用于轻症患者。 3、电灼泪小点,使之封闭,保持结膜囊常有湿润。 4、必要时作睑裂缝合术。 (三)、麦粒肿 病因: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本病可形成脓肿,并有穿破皮肤、释放脓液的趋势。麦粒肿可自发形成,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l—2次麦粒肿,也有人反复发生。 分类: 根据受累腺组织不同而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系睫毛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发炎,内麦粒肿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治疗方式: 1、早期湿热敷或旋磁理疗,促进浸润吸收或硬结迅速化脓。 2、手术切开:当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外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垂直。切忌不适当的挤压,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3、对顽固的经常发作的病例,可用自体免疫疗法。伴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给抗生素及磺胺类的药物的应用。 (四)、霰(散)粒肿 病因:霰粒肿(chalazion)是一种睑板腺的慢性炎症肉芽肿(lipogranuloma),是在睑板腺排出管的管道上阻塞和脂性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治疗方式: 1、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 2、在囊肿周围或囊肿内注射强的松龙0.3~0.5ml,可以促进吸收,获到良好的效果。 3、手术治疗:小的囊肿,无需治疗,大的霰粒肿,可作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切口于睑结膜面,取垂直方向,肉芽组织突出于结膜面时,应同时剪除。 (五)、结膜炎 病因: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眼科的常见病,但是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确定。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如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而且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自身及外界的抗原容易使其致敏。俗称红眼病。 分类: 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治疗方式: 结膜炎的治疗,若是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可点用类固醇(可地松)眼药水,以减轻病情。细菌性结膜炎,可用无刺激性的冲洗剂如2%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局部频滴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眼并须勤洗手。治疗慢性结膜炎,必须先找出原因。若是环境刺激原引起的,则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源,如减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室内)、减少接触吸烟及燃烧废弃物之烟灰。若是过敏原引起的,则避免接触花粉、油漆、灰尘。 若长期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所引起的,可先停用眼药一段时间,点用不含药物及防腐剂之眼药水(如生理食盐水或人工泪液);而以毛巾热敷眼部(闭眼睛)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五至十分钟,也是简单易行而有效之方法。 若是慢性眼睑炎引起的,则治疗要花一段时间。将眼睑缘之分泌物清理干净;挤压睑板腺;以婴儿洗发精洗净睫毛毛根(每天三、四次);热敷并点消炎药膏等方法都有助益。 此外须特别提醒的是,结膜炎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结膜炎并不是“眼部充血”的唯一原因。眼部充血除了结膜炎外,也要考虑是眼部其它疾病,如角膜破皮、虹彩炎、青光眼、角膜溃疡或是眼睛内部发炎等眼疾之警讯,不可以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