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导语: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慢性疾病,可能有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后就只注重自己的血糖,认为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就不会有其他危害出现。 但其实,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还需对身体部位做好护理,这样才能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特别是糖尿病足,很多患者对糖尿病足比较模糊,也不够重视。因此,笔者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糖尿足究竟有多可怕。 糖尿病足是咋回事? 糖尿病足指的是患者患上糖尿病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患者会出现溃疡、足部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的症状。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般会导致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异常或是活动异常,特别是对针刺痛觉,对温度觉感知障碍,非常容易导致足部的破溃。 第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特别是双下肢血管的闭塞,容易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足部破溃。 第三,皮肤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容易合并皮肤的营养不良或者皮肤干燥,导致皮肤皲裂,因此就容易诱发糖尿病足。 第四,足部骨组织异常,糖尿病足患者骨组织异常会增加足底的压力,然而若长时间压力过大,就会导致足部的破溃。 第五,感染。高血糖本身就容易导致感染,特别是在足部会合并真菌的感染,也往往会导致糖尿病足。 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的迹象,该咋办? 第一、保持卫生 如果出现糖尿病足时,一定要保证足部的干净卫生。其主要原因是血管受到堵塞之后,局部就很容易引发溃疡和感染的情况。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伤口的愈合速度就比常人要慢一些,若是在出现溃疡和感染的话,就会很难愈合。 若是在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二次感染就很可能会加重糖尿病足,最终导致患者截肢。 第二、进行适当运动 糖尿病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散步、快走、原地踏步、提脚跟、弯腰、甩腿等之类的运动都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过建议在每次运动之后,以脚步不感觉到劳累为好。 第三、调整好饮食 当出现糖尿病足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做好调整,那些影响病情发展的食物忌口。 有部分人在饮食方面犯错误,高热量饮食,暴饮暴食,会让血糖升高的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等大量获取,明明大量发胖却有不懂得饮食的节制,这样就会逐渐影响病情,最后除了导致身体发胖意外,还容易使糖尿病足很难改善,而且还有引发其它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对于糖尿病足患来说,其饮食一定要讲究细节来维持指标的稳定。 第四、保持脚部温暖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在平时还要注意选择宽松的鞋子和袜子,尽量穿着袜子睡觉。 在雨天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晚上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暖水壶取暖,以免引起皮肤烫伤。 拓展延伸:若糖尿病很多年了,暂时也没有“烂脚”的情况,又担心会出现“烂脚”,该怎么预防呢? 相信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坚持长期按时服用降糖类的药物,避免血糖发生较大的波动,也要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并且及时复诊,检查四肢、肾功能以及眼底的情况。 2、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检查双脚有无皮肤干裂、红肿、破损的情况。 如果存在干裂一定要给予润肤油擦涂,避免干裂加重或感染。如果存在红肿要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的破口,避免感染加重,及时给予碘伏消毒。 3、注意足部的保暖,例如糖尿病的病人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足部血管的血液循环。 4、注意足部的清洁工作,例如温水清洗足部、勤剪指甲、选择平软宽松的鞋袜、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子。 结语: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感谢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