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眼播”可以订阅!每天发布最新眼科动态 从医40载,仍活跃于医学科研一线,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眼科学会中国区负责人——姚克,是我国白内障手术技术发展的亲历人,也是中国眼科飞速发展的见证人。 11月19日至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厦门召开。作为见证者同时也是亲身参与者,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接受专访,讲述了中国眼科飞速发展的故事。 图为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受访者供图) 三大眼部疾病治疗需求增长加速眼病治疗技术发展 每个人的视觉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眼部健康在人体健康中占有重要地位。 姚克表示,目前,在我国有1.1个亿的白内障患者,仅有至万白内障患者得到救治,这是眼部疾病当中,致盲第一位的原因;其次,近视眼患者人数最多,我国近视眼患者约7亿人,总体近视率已达到54%,小学生发生率约40%,高中生近视率达80%;再次,患者人数排名第二的是干眼症,全国统计有3亿人。也就是说,不考虑重叠发病的话,三大眼病患者的总人数就已超过10亿。 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近年来眼科疾病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这也给眼科发展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 “眼科实际上是最小的科室,却可以说是整个医学领域,尤其是临床医学领域里面是发展最快的科室”,姚克介绍说,“不仅我们浙江大学附属二院,医院的眼科都是最大的科室了”。 “曾经,国外不缺医生,但中国缺” 年,姚克顶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眼科博士”的光环,获得眼科医生首批出国留学的机会。他被公派到当时国际上最好的眼科院校之一,瑞医院工作。 “看到医院,还有这么多的先进设备,我被刺激到了。”姚克回忆到,“医院的视野仪还是手动的,那些先进的设备仪器可以说是想都不敢想。” 据姚克介绍,那时,国内眼科发展刚刚起步,不仅医学设备落后,人才也非常紧缺,这让他深刻意识到中国眼科与国外先进医学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 就在那时,梦想在他的心底生了根,要让中国也能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眼科设备和仪器,还要建立一所更大、医院,为眼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回忆起年毅然回国的决定,他的答案很朴素——“我觉得国外不缺医生,但中国缺”。 “如今,中国先进的眼科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 时间前进至年,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新模式的大环境下,浙医二院择优引进外资,合作成立“浙二眼科中心”,得以购进价值数千万的医疗设备。 而今,中国眼科的现状已经全然不同,我国眼科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比如白内障手术领域,通过姚克推动并参与的5次革新,实现白内障手术从1毫米大切口,到如今的仅1.5~毫米的切口,进入了飞秒激光“无刀时代”。据介绍,由姚克和浙二眼科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浙江省重大“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也实现了在浙江医院即可完成“超乳白内障手术”。对于患者来说,不断精进的手术技术,也从让他们能够看得见,变成看得清,再到看得舒服。 “我们现在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姚克自信地说道,“患者今天开刀,明天就能看得见。” 与手术技术同步飞速发展的,是中国眼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