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不简单厦门制造

时间:2020-1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9月4日-9月8日,在苏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有什么看点?那你可不能错过这场精彩的“跨界合作”——厦门制造的平台,携手多位眼科专家,现场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案例点评。

■全国眼科学术大会A会场座无虚席

吸引学界“大咖”站台

9月5日下午的卫星会——“全国疑难眼病病例讨论暨远程会诊平台开诊仪式”上,来自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精彩亮相,拿出“看家本领”,会集专家进行疑难眼病病例讨论,吸引了众多眼科同行观摩。

本次卫星会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潘美华教授主持,并有4位学界重量级“大咖”莅临,为平台“站台”。

负责组织小儿疑难病例讨论的赵堪兴教授,医院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地区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副主席;领衔青光眼疑难病例讨论的葛坚教授,医院集团战略发展与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委;点评眼底病疑难病例讨论的赵明威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另一位点评专家杨柳教授,则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

■赵堪兴教授点评

■葛坚教授点评

■赵明威教授点评

■杨柳教授点评

■潘美华院长主持

45分钟的病例讨论,是一场风起云涌的头脑风暴,涵盖了斜视与小儿眼科、眼底、青光眼三大学科。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病例讨论中,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各科医生拿出了罕见病例进行分享,连在座专家都直呼“罕见”。会上,谢仁艺医生拿出的案例是小儿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罗向东医生则分享了白内障术后真菌感染病例,赵明威教授点评其为“千年一遇”;刘今坤医生介绍了先天性葡萄膜外翻病例。

4位专家分别对上述疑难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指出,这些病例很有特点,为大家临床诊疗提供了新参考,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谢仁艺医生分享案例

■罗向东医生分享案例

■刘今坤医生分享案例

平台背景实力雄厚

能在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期间,吸引学界“大咖”为自己站台,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究竟有什么背景?

■医院集团远程会诊平台开诊仪式

首先,它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所有眼科医生都可以加入平台获取自己的兴趣点。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就吸引了一大批眼科“大牛”入驻。孕育它的“母体”,是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在去年底启动试运营、今年6月正式开业的五缘院区。

五缘院区试运营期间,就有超过七成的患者是来自厦门周边城市以及省外;其中又有不少,是闻着名医前来,辗转多地的疑难眼病患者。依托“全国眼科名家工作室”,每周三,五缘院区都会集聚眼科界“各路英豪”,进行跨专业疑难眼病病例讨论,面向全国眼科医生开放直播,打破了眼科医疗学习的时空限制,使眼科医疗界能够同步观摩,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价值;周四,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儿眼科专家同时“上线”,为在五缘院区治疗的疑难眼病患者提供互联网会诊。

平台是借助网络向全国眼科同行“架桥”,互联网技术自然不能缺席。3个月前,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完成了5G医院签约,现已吸引全国超60家医院、上千名眼科医生连线观摩——这意味着可通过高速网络缩短时空距离,开展联合会诊,并将有限的会诊场地最大化“扩容”。

通讯员

陈璐(医院集团)

值班编辑

黄渝总编

张玲

合作/投稿邮箱

Lynnzhang

.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