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天天吃,这些事项您必须得注意

时间:2020-1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014/7534559.html
?编者按二甲双胍号称糖尿病药物治疗界的“泰山北斗”,论声誉及地位,几乎没有糖友不知道它!但是你真的就懂二甲双胍怎么服用吗?来看看这篇科普吧!重要警示!以下内容对您的健康非常重要,请仔细阅读!药娃二甲双胍用药后可能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摄入大量酒精或存在脓毒症、脱水、肝肾功能损害、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如果疑似出现乳酸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就诊。具体症状请见副作用章节。

1

本药可用于哪些疾病?

二甲双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人不能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还需要合用其他药物,如胰岛素。注?:医生可能因其他原因给您处方本药。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2

用药前您需要了解什么?

1.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况,是不能使用二甲双胍的。请您将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诉医生·代谢性酸中毒(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有乳酸性酸中毒史·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乏·肝、肺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需要进行重大手术·严重感染、外伤、低血压、缺氧·全身情况较差,如营养不良、脱水·酗酒、急性酒精中毒2.请不要给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使用二甲双胍3.如果您存在肾功能损害,请提前告知医生。您可能,不能用药或需调整剂量!4.不推荐给10岁以下的儿童使用二甲双胍

孕妇用药请咨询医生

二甲双胍可通过胎盘,孕妇最好不要使用。如果您已经怀孕或者计划怀孕,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哺乳妇女用药请咨询医生

用药后乳汁中含有二甲双胍,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使用。如需使用,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3

如何使用这个药品?

普通和缓释制剂请在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

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请您在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药(肠溶剂除外)。如果您服用的是缓释制剂,且一天只需服用1次,建议您在晚餐时服用。

肠溶制剂请在餐前服用

肠溶制剂起效较慢,且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较轻。您可以在餐前30分钟服用。

缓释和肠溶制剂请完整吞服

为避免产生毒副作用,请您完整吞服缓释和肠溶制剂,不要掰开、碾碎或咀嚼。

注?:不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用药可能影响疗效且会增加毒副作用。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4

用药期间应注意哪些方面?

请避免过量饮酒

1.用药期间饮酒可能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请您避免突然或长期过量饮酒。

天热或运动后请多喝水服

2.用药期间如果出现脱水,可能会增加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天气炎热或运动时可能导致您出汗过多,有脱水的可能。建议您多喝水,以免发生脱水。

3.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肾功能(至少每年监测1次)。4.二甲双胍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贫血。建议您在用药期间至少每年检查1次血常规。5.为更好地控制血糖,用药期间建议您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或尿糖,每隔3个月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6.用药一段时间后,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效果可能会减弱。建议您及时复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7.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进行放射检查(如静脉泌尿系统造影、静脉胆道造影、血管造影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检查)可能导致肾功能急性改变,使用二甲双胍后更容易出现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请在检查前至检查结束后48小时内停用二甲双胍,肾功能异常者请在检查前48小时停用二甲双胍,待肾功能恢复后才能继续用药。建议您提前告知医生您的具体情况。8.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无排卵的绝经前妇女或已达育龄期但尚未排卵的女性出现排卵,进而导致意外怀孕。请根据需要采取避孕措施。9.树脂类胆汁酸螯合药(如考来烯胺)可能减少二甲双胍的吸收,降低疗效。如果用药期间需要服用这类药物,请间隔至少2小时并监测血糖水平。

5

用药后可能出现以下副作用

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减退、味觉障碍等副作用。多发生在刚开始治疗时,继续用药可自行缓解。二甲双胍还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如乳酸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嗜睡、肌肉痛、肌肉痉挛、呼吸困难、腹痛、衰弱和体温降低,进而昏迷。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就诊。注?:您可能出现其他的副作用,如果您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就诊!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6

如何保存或处理这个药品?

请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避光保存阴凉处保存防潮保存密封保存今日推荐

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能逆转吗?试试看医学营养治疗! 

2

病例分享

媳妇儿的肾结石居然是内分泌疾病

3

再读二甲双胍

[AACE]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及心衰风险

点击原文了解更多科普

再见

身体乃革命之本钱花点时间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