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周围的草木都抽出了新绿,天气也是暖洋洋的。 春季是“生发”的季节,在中医五脏学说中,春季对应的是肝,肝又开窍于目,所以糖友在春季更要重视养眼明目,减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孙常胜教您科学预防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出现七种症状提醒眼病变 糖尿病眼病早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很难发现,但是如果你出现了以下的医院检查。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一闪一闪。 3、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4、视物不清,眼前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看东西出现重影。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孙主任表示,可以通过阿姆斯勒方格表来检测是否眼睛出了问题。 把手机平举,与眼睛保持30厘米的距离看下图,盖着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看中心点黑色的点。 正常的眼睛看到的就是棋盘横平竖直的格子, 但是如果中心点周围出现空缺或曲线,很可能是眼睛的黄斑出了问题! 糖友如何养眼? 孙主任提出了以下7个方法让糖友们更好地护理双眼: 1、戒烟 戒烟是糖友预防眼病的首要步骤。吸烟会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进程,让控糖变得更难,更不用说糖友吸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了。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成果,与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可能性分别要高出1.8倍和1.5倍。 2、加强眼部保护 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平时尽量不长时间地看书、看电视等,感觉用眼疲劳后,可远眺室外,让眼睛得到放松休息。 3、定期体检 通常来说,一旦确诊糖尿病后,就应该检查眼底,并保证每年检查一次,这是尽早发现糖尿病眼病的最好方法。 孙主任特别强调,患糖尿病5年以上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当患者出现眼前有黑色“飘浮物”、“蜘蛛网”等,就要马上就诊。对已经发生眼底病变的糖尿病人,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 4、坚持勤查血糖 如果血糖能够控制好,视网膜就能保护好。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展为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比一般患者高四倍。 因此糖友要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管好血压和胆固醇。 血压升高就好比打开了水龙头,造成眼睛中受损的血管渗漏出更多的液体。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时,更多的脂肪会从受损的血管中渗漏出来。 所以,如果医生开出了降血压、降胆固醇的药物,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并遵循有益于心脏健康的低脂低盐饮食方案。 5、改善饮食 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能改善糖友的双眼和全身健康,黄玉米、小米、大黄米等黄色粮食里面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紫米、黑米、红米、红豆、黑豆等含有花青素(抗氧化物质),对眼睛都是有益的。 6、避免剧烈运动 糖尿病人应避免引起眼压升高的运动,如举重物、蹲马步等。 由于糖尿病眼病患者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壁薄和脆弱,很容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破裂和出血。 当长时间剧烈运动或头部振动过大时,容易引发玻璃体、视网膜出现异常,引起视力下降,给病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此外,还应避免头部低于腰部水平线以下的各种活动,如俯卧撑、倒立等。 7、避开强光 由于春夏季节紫外线强烈,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疾病,对于本身眼底不太好的糖尿病人来说,更要注意眼睛防晒。外出时最好打遮阳伞、戴太阳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照射的环境中。太阳镜一定要选择有防紫外线功能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戴黄褐色的太阳眼镜,更有助于保护视力。 为关爱糖尿病患者,防治糖网致盲,东营区卫计局联合医院开展了“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健康筛查”活动,切实做好我市居民的眼病防治工作。 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孙常胜提醒:一旦出现眼部不适、视力模糊等症状医院就医,否则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长时间拖延,可能导致视力严重衰退,甚至丧失光感、视力不保。 往期热点推荐1.春风传佳讯!爱尔眼科再获中国"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前十强! 2.征兵季·海军篇 近视的你,也可以穿上梦想中的浪花白 3.自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白内障? 4.近视偏爱这几类人,快看看你家孩子中招没? 5.小长假踏青归来,却感觉不开心,因为你忘了一件事…… 专家团队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