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每年的11月14日 也就是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各国共有超过3亿人 存在患有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 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绝症 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 甚至致残、致盲! 一场“甜蜜危机”正在向我们袭来! 患者必须要早发现早治疗! 而且随着糖尿病病龄的增长 几乎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是不可逆的 这种失明的结局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糖尿病VS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眼睛出现问题?糖尿病是指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持续高血糖,引起三大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心、脑、肾、血管等机体多种器官损害。 糖尿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与眼睛关系更为密切,患者由于血糖过高,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继而影响视力。 “如果把人眼比喻成一部照相机的话,晶状体就相当于镜头,视网膜就是镜头后面的底片。如果镜头坏了,还可以更换,可如果‘底片’坏了,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功能损害了,是不能恢复的。” 王刚院长表示,2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几乎都会患上视网膜病变,它发病隐蔽、症状不显,但却会给眼睛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每年因为糖尿病致盲的人不计其数。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比较隐蔽,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那糖尿病患者怎样才能发现自己是否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呢? 王刚院长介绍说:“糖尿病患者一医院进行眼底检查,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眼底基本能够判断视网膜是否已经有病变。” 王刚院长在给病人做检查 王刚院长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糖尿病后就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如果发现眼底开始出现病变,就应尽快介入治疗,由专科医生做出判断。 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如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他部位,特别是黄斑部位,又产生病变,从而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 2、药物治疗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视网膜的供血情况,可推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3、激光治疗 临床使用30余年,是目前已知最有效保护视力的方法之一。当疾病发展到可能进入增生期的时候,应该及时做一次彻底的全视网膜光凝来阻止病化的发展。 4、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性进入增生期以后,当眼内有大量积血和纤维增生,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此时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及时发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95%的患者可以保留满意的视力,只有5%的患者因为发现治疗不及时而失去视力。” 王刚院长表示,眼底检查其实费用也低,也很快,几分钟就能做好,但医院进行治疗。 医院拥有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和技术,以及国际尖端的现代化检查、诊断、治疗设备,能够全方位帮助患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区如今,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挺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血糖也一直控制得很好,他们认为,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就不会患上糖尿病眼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王刚院长表示,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到来,但是不能保证血糖控制好了就不会有并发症。 有的糖友只测空腹血糖,每次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就觉得自己血糖是达标的。 殊不知,餐后血糖也是血糖监测很重要的一个时间点。且患者不可能保证自己的血糖时时刻刻都正常,不会保持稳定就还是会出现并发症。 对此,王刚院长为广大糖友给出了一些建议: 1、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防治糖尿病眼底病的根本措施。 2、对于1型糖尿病人,应在确诊为糖尿病后第5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对于2型糖尿病人,应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以后每年复查1次,但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时间间隔由病情决定。 3、糖尿病女性,应在计划怀孕前12医院检查眼底。怀孕后应于第l孕期内再进行眼底检查,以后定期复查。 4、如果眼部出现不能解释的异常症状,戴眼镜后视力减退,眼压增高等情况,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每年做好检查,发现及早治疗, 才是对抗糖尿病眼底病的方法! 希望我们每个人 都拥有健康的身体跟清晰的视界~ 王刚 医院业务副院长 医院眼底病外科主任 医院集团眼底病专业学组委员、重庆市司法鉴定成员 坐诊时间:11月29号 擅长:眼底疾病的诊疗、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经历: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曾医院担任主治医师和眼科主任,医院担任眼底病组长,从事眼底病专业30余年,对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各种复杂眼底病手术治疗,曾医院、医院、广州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 —THEEND— 爱尔眼科·服务中国 全国连锁 中国上市医疗机构 股票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