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010241.html< 眼防睛典 别跌入“糖网”的甜蜜陷阱!原创视光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收录于话题#健康科普4个内容#眼防睛典5个内容#糖尿病1个内容 什么是“糖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您可别因为糖网是慢性疾病就放松了警惕,它可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20%~4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8%的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视力下降。可以说,糖网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糖网的“身份信息”。 Chapter01 危险因素和危害 糖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或明显的血糖波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肾病、妊娠、肥胖、易感基因等。 需要警惕的是,糖网早期一般无明显视力损伤,但眼底视网膜可能已经出现散在点状出血和渗出灶。一旦糖网进展引发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时,可引起严重的视力损害。因此,对于视力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发生或已经发生严重眼底疾病的可能。 糖网的筛防工作极为重要,早筛、早防、早治可减少糖网致盲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并积极接受糖网筛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配合医生接受治疗。 Chapter02 筛查时机和频率 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眼底检查,并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以实现糖网的早防早治。 筛查时机: l对于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 l对于青春期后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在病程5年内接受第一次糖网筛查; l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确诊后尽快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 l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女性患者,有妊娠期出现视网膜病变发展的风险,应于计划妊娠和妊娠早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筛查频率: 1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始筛查糖网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1次。 2型糖尿病无糖网患者,建议每年检查1次。 2型糖尿病已出现糖网的患者,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如果糖网持续进展,应接受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治疗(可参照国际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性分级标准进行)。 Chapter03 预防和治疗手段 糖网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糖网的治疗需要有全身和局部协同治疗的整体观。全身治疗方面,由于糖尿病是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因此通过矫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可改善糖网的进展。糖尿病患者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这是防治糖网、延缓进展的关键。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血流量、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段,来协助防控糖网。 眼部治疗方面,现代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注重”内外科结合、综合全病程管理“的理念,根据糖网的不同严重性分级程度、是否合并黄斑水肿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及其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协同联合应用,以力求视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保存。 作者简介 林秋蓉 住院医师 林秋蓉,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住院医师。博士学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7年的眼科临床经历,熟悉各种眼科常见病的诊疗。 相关专家 (识别太阳码,线上预约挂号、获取医生简介) 童晓维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类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及综合眼病筛查。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级诊断和联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包括视网膜脱离、玻璃体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玻璃体积血等);各种类型眼底血管疾病的玻璃体腔注药、激光光凝的综合治疗,目标是最大化地保存和提高患者视功能。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 文稿:林秋蓉/支持科室:视光中心 原标题:《眼防睛典 别跌入“糖网”的甜蜜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