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分享,线下圈子!敬请 7年前我花了10个月的时间,带着我1岁半的小侄儿,辗转了3个城市,8家医院。我家小侄儿做了两次的滑膜前切除手术。我寻医的过程跟同学们一样,医院、找大专家。但是,最后是误诊,是完全的误诊。这个1岁半的小孩子,这样留下的是一个终身的遗憾。 在医院里面,从夏天到冬天,10个月的艰难。当时我只有一个念想,就是用自己稍微比较熟悉的IT,让以后自己的家人看病能够方便一点,一转眼的时间7年了。在这7年的探索中,我们会看到我们在面对是一个艰难又急需去突破和改革的领域。我们来看看我们今天为什么看病难,中国有将近万家的基层医疗机构、2.5医院。 我们一年看病的人次是79亿人次,但是我们79亿人次每一位老百姓首选的是医院,这医院要承载我们将近14亿人口,将近80亿人次的看病需求,医院必定成了常年的这样的状态,而过去的20年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近百万家的基层医疗机构,几乎是无人问津。 按我们的医改进行了很多年了,但是至今我们看到三个绝症还没有突破: 第一,我们没有家庭医生,没有全科医生,常见病应该是首先通过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的。 第二,我们在很多的行业。改革开放以后,双轨制都已经开始逐步并拢,但是在医疗行业,什么是政府该做的什么是市场该做的,至今没有搞清楚。 第三,如果是我们讲哪一个行业里面,他的效率是最急迫提升的?大家都会说:我们医药的供应链。 我们看到一种数字,中国的新药,一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是3.7%,但是我们我们在流通领域的投入是多少?50%-70%的钱是花在流通领域了,我们的医保的效力可能是我们所看过的,最低效力的手段之一。 方面一,一到下半年,大医院没有医保额度的,全年控费。 方面二,我们的大妈可以用医保去刷大米。 这些挑战,我们在今天探索一个可能,是科技,我们会看到链接和AI正在给医疗带来不一样的变化,医疗、医药、医保,可能因为链接和AI带来的巨变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大概7年的时间花了将近70%的精力,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链接。 医院和互联网是没有链接的,医院: 第一,隐私的要求。 第二,医院所有的系统,它设计的承载都是几百个工作站,我们的窗口加医生的工作站(共同的)。 互联网上过去10万级的冲击,它是完全承载不了的,我们在年的时候,创建了一个前置服务器的标准,通过这个标准,医院内网和互联网的链接。医院的窗口逐步的移到互联网上。 第一件事,挂号。 比如说医院,医院的所有专家好是提前两周全部投放在互联网上,我们帮助医院把他专家接诊病人对症率,从原来不到20%,现在已经提升到了40%几,当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作。我们在两周前刚刚完成了黑龙江家医院,人口电子病历的互通,医院的窗口挂号、缴费、检查检验报告的共享,医生的诊后随访,就这些过医院的窗口辗转排队,才能完成的事情,移到了你的手机上面。把这个窗口放散到了我们的每一个病人的口袋里。 第二件事,医院连起来。 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连了1.7万多家的基层医疗机构,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县里面、乡里面到村里面,这一次的九寨沟地震的时候,医疗队、救援队是凌晨出发的,但是快到震区的时候余震把道路封了,医疗救援队进不去,这个医院是连在互联网平台上面的。 所以,在12点之前抢救和转移,都是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平台来完成的,我们会看到,直接它穿透了物理的距离,我们会把效力的提升成为现实。我们在链接上面,我们做了一个创新,把医疗能力延伸到家庭,在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成了共同的焦点,是家庭的健康终端。老百姓只要一个键之后,我们会看到,在上面你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和你面对面。常见病在线完成诊疗,直接给你开远程的处方,处方到达离你最近的药店,药店直接给你送药上门,在一部分的省份已经实现在线医保,老百姓在家里就能完成医保,这样的话我们会看到常见病的诊疗,把场景前移,移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家里。 我们在年医院,今天它已经成医院。当时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报告里,医院和乌镇旅游共同作为互联网创新的缩影。医院实际上不做首诊,至今为止它没做过一例首诊,所有的首诊是直接精确的分诊到我们线下连接的多家线下医疗机构。 在线下医疗机构做完诊断检查检验之后,电子病历回过头来,第二次、第三次的复诊和基层医疗机构发起的会诊,是在医院上完成的。医院到目前为止每天的接诊量在6万-8万人次,我们知道协和是1.6万-1.7万的人次。这医院联盟的13个代表队里,前12家都医院。第13家是乌镇医院。 我们看到连接产生的变化,还只是物理变化,医生的时间是8个小时,一分钟都不会多出来。如果能够把有限的时间,如何能够更大范围的应用,但AI不一样,AI可以把医生隐性的智慧和经验,能够万份、10万份的复制出来,这就是我们会看到的人工智能。 今年5月27号GoogleCEO出席乌镇围棋大赛,他说人工智能最大应用的场景在医疗,而医疗会看到最大的机会在中国,在中国我们会看到最大的机会在中国的基层,通过人工智能帮助中国万基层医生,每人配有一位医生的教练,我们中医的智能医生已经在医院,医院、医院已经在规模应用了,到目前为止完成的辅助诊断和智能处方超过万张,已经远远超过沃森诊疗量。 我们和哈佛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开发的21世纪的赤脚医生,我们把38种常见病的诊断做到机器里,让基层的医生在机器的帮助之下,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全科医生。确确实实我们会看到,因为在中国本身医疗体系发展不平衡,新的科技产生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冲击力。我们会看到在影像的诊断上,中国已经快速的成长,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上,我们目前已经超越了Google。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有足够多的病例,这些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我们会期待医学的AI会带来医疗新的变化。 连接和AI会对医疗产业带来的升级,我们会看到三个场景: 第一,医疗,医院、大专家的能力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会把医疗的前景前移,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里。 我们预计在未来,不是很长的时间内,我们会看到,也许将近50%的长江病人诊疗在家里可以完成,不到35%的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的留下不到15%的疑难症就可以。我们的健康维护、健康管理,基本都可以在家里通过远程,由你的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完成。 第二,我们看到连接和AI在医药领域里的促进,因为连接实际上把药厂和最终的消费场景之间连接在一起,把中间流通链可以大幅度的压缩,我们已经成功的把药厂最有代表性,主销药品的品类价格压缩了一半。 我们在新药的研发上,因为老百姓连续用药大数据回馈回来之后,特别在年中医上的积累,我们会看到对新药的研发上,会带来新的推动力。
第三,在医保上。医保和健康险的界限,恰恰就是公益和市场的界限,至今没有拉清楚。 没有拉清楚的原因,因为市场的力量太弱了。健康险第一要服务,第二要预测。因为中国健康险公司,不像国际上那些联合健康、凯撒,他们实际上完全能够主导医疗的服务流程,但是中国的健康险公司做不到,这时候它没有这个服务能力,我们的健康险没有得到发展,但是通过连接我们会看到,健康险公司已经能够和医疗体系真正的质量和成本紧密协同在一起。 这时候,我们能够了解到,一医院、不同周期的体检报告和电子病历,这时候我们有可能做预测了。 我们会看到因为连接和AI,我们会驱动着健康险快速的成长,同时对医保的使用效率,完全可以在医生开放的过程中,做一个有效的监控。医保使用效率的提升,我们也会看到,医药险在连接和AI的触动下,会产生一个剧变。 互联网和医疗恰恰是两个相反的领域,医疗是昂贵、保守、严谨的,互联网是开放、免费、自由的,我们其实有很深刻的体会,科技和医疗的融合,最难、最大的瓶颈是团队、文化和思想的融合,这是我们内部融合最大的挑战。 我们也会看到,在这个领域里能够做得成功的企业,其实最重要是把文化的融合真正的做好,外部才有很好的结合。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很深刻的感受,因为跟政策有比较好的契合,我们在推动预约挂号的时候,正好政府在推动预约诊疗,我们推动医院的时候,政府在推动互联网+。 今天我们在推动大数据驱动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政府把大数据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因为医疗是一个公共服务,只有科技政府的政策和我们真正老百性的需求产生互动,它才会形成突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像愚公一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确确实实不管多难,每一天都能够日以复始,一年一月的坚持下去,直到我们看到科技融合产生真正化学的聚变,成为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健康保障。 新年到来,祝每一位老师、同学们,天天健康、天天快乐! 独角兽创始人 曹彤 曾碧波√ 柴可√ 柴象飞 陈大年 陈方毅 陈杰 陈劲 陈默 陈年 陈琪 陈群 陈睿 陈少杰√ 陈天石 陈小华 陈兴博 成明 成湘均 程维 戴科彬√ 戴琨 戴威 戴文渊 丁诚 丁根芳 樊路 范弛 奉佑生 伏彩瑞 高禄峰 高始兴 葛永昌 龚宇 龚兆龙 韩坤 韩毅 郝鸿峰 何力 贺磊 侯建彬 胡玮炜 黄承松 黄舒骏 黄巍 黄伟 黄允松 黄章 黄铮 计葵生 季昕华 蒋勇 金赞 蒯佳琪 雷海波 雷振剑 李斌 李革 李健 李见 李进岭 李群 李涛 李漾 李勇 李志飞 梁峻彬 廖杰远 林宁 刘成城 刘传军 刘春 刘佳 刘楠 刘世高 刘自鸿 刘宗孺 陆正耀 罗辑 罗军 罗敏 毛大庆√ 毛文超 米雯娟 彭蕾√ 秦兴华 邱跃鹏 沈海寅 沈晖 沈晋初 宋柯 宋睿 孙海涛 孙雷 谭龙 唐军 唐天广 唐文斌 唐岩 唐颖芝 田宁 田佑中 万霖 汪滔 王东 王刚 王国彬 王航 王怀南 王佳梁 王锦刚 王俊 王珂 王路 王仕锐 王涛 王巍 王兴 王翌 王育林√ 魏海 魏银仓 吴甘沙 吴敬传 吴文辉 吴欣鸿 夏珩 肖文杰 宿华 徐琨 徐立 徐伟宏 徐宇 许广彬 许式伟 杨浩涌 杨雪剑 姚军红 叶大青 应书岭 于刚 于欣 余惠勇 余凯 俞志晨 张海鹏 张俊 张琨 张良伦 张泉 张涛 张旭豪 张序安 张一春 张一鸣 赵平原 赵伟 郑志昊 钟波 周航 周剑 周曦 周源 朱珑 朱明跃√ 朱一闻 竺兆江 祝铭明 左晖√ …… 注:本名单按拼音排序,打√人物为年已报道,敬请搜索往期查阅。名单持续更新中…… 廖杰远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