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进来告诉你,人的一生可能遇到哪些眼底病

时间:2020-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眼底病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名称,并且眼底病成因复杂,各种变性疾病及多系统疾病引起的眼部病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功能损害较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生中可能会遇到的眼底病0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的视网膜很可能没有发育完全,出生以后,就会出现早产儿中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它是导致部分早产儿失明的元凶。

(图片来源:摄图网)

  建议:早产儿最好一出生就查眼底。特别有以下情况的:

  A.32周前出生

  B.出生时体重低于4斤

  C.哪怕32周后出生,体重大于4斤,但是有吸氧史。

20岁+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建议:平时要预防近视度数加深,定期检查眼底。

(图片来源:摄图网)

30岁+中浆

  “中浆”全名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形成以黄斑部或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黄斑疾病。

  临床表现:轻度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小并伴色觉改变,中心或旁中心暗点,对比敏感度降低等。大多数在3~6个月自行恢复,预后良好;但部分易复发者,往往病程迁延,多次反复后可在后极部形成广泛的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

30岁+中渗

  “中渗”全名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中青年,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是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与老年性黄斑变形类似。绝大多数中渗治疗疗效较好,但如果治疗比较晚,病灶已经瘢痕化,治疗的效果不会太好,所以还是要早诊断,早治疗。

40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般得了糖尿病7-8年以后,就慢慢开始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当然,如果糖尿病控制得好,通常眼底病变发生得也晚,但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会失明哦。

  建议:医院检查眼底。

(图片来源:摄图网)

40岁+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通常会导致黄斑水肿,对视力危害巨大。

  造成这个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栓等。所以慢性患者也是眼底病的高危人群。

  建议: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不容易治疗,很多人将会严重影响视力,进而无法恢复视力。所以,平日里除了生活规律,保持健康心态之外,有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40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动脉对高血压的反应是血管痉挛、变窄,血管壁增厚,严重时出现渗出、出血和棉绒斑。如果及时治疗,去除病因,降低血压,早期的眼底病变可逐渐消退。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呈银丝状或完全闭塞,视网膜因缺血导致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建议:注意多休息,防止血压过高引起病变加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50岁+老年黄斑变性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特殊的结构,居于眼底光学中央区。黄斑是眼底视网膜视觉功能极为重要的区域,它掌控着眼睛的光觉、色觉、形觉。

  一旦黄斑得了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黄斑病有很多种,其中老年性黄斑病较为多见。

  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晚期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视力丧失往往难以逆转,但是发病早期是有可能控制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也是可以预防的。

60岁+白内障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发病迟缓,主要症状为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较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建议:

  目前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就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目的是切除已经混浊的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

  视光眼科目前广泛应用的三焦点晶体,能够很好地帮助白内障患者解决近视和老花的问题。

终身——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如视网膜全脱,视力可完全消失。常见症状为: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视野缺损。

  建议:高度近视、年龄、外伤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我就知道你“在看”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