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上瘾将成为精神疾病,这是真的吗?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将自本月19日起生效,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如何确定孩子“游戏成瘾”?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在国内,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一直坚持“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观点。他为“网络游戏成瘾”制定的9条诊断标准被收录到美国精神病学会年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 9条标准,满足其中5项,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游戏成瘾趋向低龄化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有课题组曾在年和、年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有加剧趋势。 陶然主任曾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