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时间:2016-4-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一个县级图书馆20多年没有购进1本新书;一个基层文化站干部一年的收入只有2000元;西部的一个大省,69个县没有图书馆,1500多个乡镇没有文化机构……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国80人口所生活的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的现实。

今年夏天,文化部组成6个调研组,分赴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农村,就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自办文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在2002年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后得到了较大发展,许多省都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有所加强。中央财政扶持实行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带动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大量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科技知识等都直接走进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积极有效的农村文化工作新机制开始得到应用,一批基层农村文化机构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学校,成为推行科技、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农民自办文化在各地农村初步发展,并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情势和国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依然缓慢,特别与城市文化的日新月异和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在一些问题上有较大的突破,农村文化建设很难有大的机遇。

首先,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文化状态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

其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地方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多年徘徊在1以下,如果扣除项目建设和政策性增资因素,有的地方的文化事业经费乃至处于负增长。许多地方农村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如宁夏回族自治区48的公共图书馆没有购书费,湖南省人均购书费2002年只有0.1元。

第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装备老化,难以展开正常的文化活动。基层文化机构建设依然十分艰苦,许多公共文化设施项目难以得到实行,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展开。目前,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文化设施真正发挥作用。由于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许多文化站就成了“空壳文化站”,乃至被挪作他用。

第四,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素质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目前,全国大多数农村文化站专干年龄在40以上,基本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待遇偏低是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湖南省只有约30的文化专干的工资全额纳入县区财政预算。在甘肃,有的乡镇文化专干月工资只有200元,有的乃至以出租房屋为收入。另外,农村文化单位未设准入门坎,对工作人员要求不规范,也是缘由之一。<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p>

第五,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情势单一。由于投入较少,大多数文化站(中心)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也受观念的局限,活动方式单一,受众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农民自办文化大多数还处于萌芽阶段,缺少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第六,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管理的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很多文化站干部终年承当行政工作任务,没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文化站人员长时间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换,缺少活力。一些地区的机构改革在客观上带来了文化部门的多头管理,影响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长远看,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不但需要改良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提高。这不仅关乎农民本身发展,更关系到全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的现状是我们没法躲避的事实,更是一个值得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大问题。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