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据估计,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进展”主题报告中,医院的赵明威教授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过程谈起,介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国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推荐以及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及危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和危害毋庸置疑。众所周知,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各地,糖尿病患者例数都在稳步增长。据估计,目前我国约有近1亿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约三分之一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有甚者,这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为重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血糖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程超过2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近98%、甚至%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相当严重,5%~10%重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终会完全失明。因此,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刻不容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基础是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疗绝大多数在内分泌科进行。因此,内分泌科医师应知道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并告知患者及时到眼科就诊。具体而言,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之内至少应到眼科就诊检查一次眼底,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助于我们长期随诊,及时发现有意义的、威胁视力的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综合防治策略 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综合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综合管理的意义。对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早期良好地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或病变程度较轻。此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对于治疗糖尿病严重眼底病变也有很大益处。 专家简介 赵明威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眼科与眼视光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一、十二届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眼底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总干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眼科分会常委、视觉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奖评审委员会委员。RETINA中文版副主编,《中华眼底病杂志》副总编,《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学科学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编委。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赵明威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