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几年,被谣言迷惑的患者越来越多,使得本来就奔波于考试、病例、论文之中的医生群体增加了一份工作——辟谣! 来源:老沈说事;作者:宗禾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接触医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接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使得大众对于医疗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夹杂其中混乱的信息和满天乱飞的谣言也带来了相应的危害。 近日,一个适合支架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因为看到并信任了相关谣言,主动放弃了支架治疗而出院,当天晚上恰好突发心梗,家在农村的他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丧命,大家对此惋惜不已又无可奈何。 该患者来自鲁中山区的一个农村,医院做冠脉CT发现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遂转院来进一步治疗。入院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是为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超过90%,和其临床表现症状吻合,主管医生分析后建议在病变位置放一枚支架,以便于撑开狭窄位置。患者听到放支架后,坚定地拒绝了医生的建议,任凭医生再三解释未能劝说其改变主意。最后,医生只好尊重他的决定,放弃了植入支架的方案,继续采用药物治疗。 为什么拒绝支架?原来是因为他相信了那些医疗谣言。 本来很少接触医疗知识的他,自从得了冠心病,经常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网上的信息既使他增长了知识,又使他陷入了误区。他认为,支架是一种临时治疗措施,一旦放入支架,需要终生服药,药物的副作用对他的肝肾等器官造成一连串的伤害,还可能给他的身体带来长期隐性损害。他认为支架放入血管内,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一旦发生断裂,随时就要了他的命。他还悄悄告诉病友,支架在国外已经淘汰了,而且也只有几百美元,国内医生都是奔着暴力在推销支架。为此,他对支架充满了误解和恐惧。 为了证明他所说的真实性,还打开手机给周围病友看了他收藏的关于支架的一些报道。 受到他的思路影响,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检索了一下“心脏支架”,结果跳入眼帘的信息竟然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