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首批登陆创业板的股票之一,爱尔眼科是两市唯一一家专注眼科健康的医疗服务业公司,医院的市场占有率约25%左右,是真医院。 回顾爱尔眼科过去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在年上半年股价成功翻倍,股灾期间千股腰斩,公司股价跌幅仅为27.5%,获海通、兴业以及申万三大券商一致力挺。即使在此前的熊市中,也表现不俗,年涨幅达86.5%。 今天摩尔撰稿人 金融菌77就给我们翻翻爱尔眼科的投资思路,让我们一起领略下另一批“穿白衣”的绝世风采~财务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年的“封刀门”对公司,年的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两年公司已经成功从阴影中走出,业绩增速重新回到了近4成左右。 公司的ROE水平这两年突飞猛进,今年大概率会突破20%,表现相当不错。 公司近年来的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爱尔是一家习惯依靠并购来快速拓展业务的连锁经营型公司,但其收购资产的价格一直控制的很好,截止今年Q3,其商誉也不过不到3亿,占其资产总额的9.6%,即使考虑商誉的影响,其负债水平依然很低(Q3排除商誉负债率为22.24%)。另外,爱尔的负债主要以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为主(Q3应付+其他应付占负债总额三分之二),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无问题。 公司的营业收入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而净利润率近四年来也是一路上行,今年已达到上市以来的新高度,但相对于通策近年来平均接近20%的净利润率水平,爱尔的净利润率还有提高的空间。另外可以看到,公司的资产/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公司的现金流情况一直以来都不错,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一直稳步增长,而投资活动现金流一直为负则显示出公司持续扩张的态势。 到这里为止,可以看出爱尔和通策有很多相似之处,现金流情况类似,ROE相近,负债比率爱尔略高,而在资金周转方面,两个公司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在应收账款方面,通策的应收占比更低,仅为公司流动资产的4.7%,而爱尔的应收则占到了其流动资产的24.8%!可见通策的业务质量相对更高,现金含量更足。 而在总资产方面,爱尔和通策同为轻资产公司,爱尔的资产周转率略高。多说一句,固定资产方面,爱尔习惯以租赁的方式拓展业务,医院多以租赁为主,其中只有长春爱尔、株洲爱尔及西安爱尔部分房产为自有,截止年Q3,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仅占资产总额的21%,医院(50%)、医院(60%)医院(65%)的平均水平。 而从费用情况来看,两家公司的营销策略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管理费用两家的占比倒是类似,但是,通策是一家不太重视宣传营销工作的公司,其每年的销售费用从来没超过万,而爱尔则极其重视营销活动;近年来其销售费用一直在快速提升,今年Q3的费用花销甚至相对去年同期增长近7成!从这点可以看出,爱尔是一家更注重包装企业形象,乐于通过传播的形式来建立品牌口碑的公司。而良好的口碑与知名的品牌对于一家正在快速扩张,医院医院来说,可谓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法宝。大量的营销为公司带来了快速增长的客流,但也相对的,降低了公司的净利润率水平,这也是其净利润率大幅低于通策的一个重要原因。相信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爱尔还会继续保持较高的销售费用,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必要,也很值得的一笔花销。 另外,公司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5个部分:准分子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以及视光服务。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年是个拐点,年是个拐点。其中,年公司改变了会计政策,将房租及装修费用由管理费用改计入营业成本,从而导致了整体业务毛利率下降;而年,公司将之前单独核算的药品销售、检查治疗合并计入了相应科目,其中药品检查一项的毛利率近7成,从而导致公司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又开始上升。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业务其实真正可比的只有到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各业务的毛利率都比较稳定。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到,不管公司怎么调整,准分子手术和视光服务的毛利水平一直都是所有业务中最高的。 股权结构 公司的股权结构一直很稳定,近年来,只有年10月,李力先生曾减持万股。另外,爱尔是创业板少有的上市多年从来没进行再融资的公司,管理层相当爱惜股权且不轻易向市场伸手,这点真是难能可贵。 医院收购策略 公司作为一家连锁经营的医疗服务企业,其核心资产无疑是医院。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封刀门”发生后的年,其余几年时间里公司的门诊量增速医院的增速。 为了有效拓展公司体量,公司和产业并购基金进行了积极的合作,目前,医院的处理方式是:收购之初先由产业基金在体外培育,培育期需要三年左右才能盈利,然后在其盈利水平达到-万元即可以并入上市公司,成熟一批收购一批。根据年年中的数据,医院已达到家,其中60家已并表,而40家还在产业基金的培育之中。 同时,为医院的快速成熟,公司于年开始实施“合伙人计划”,即将旗下的医生由“雇员”转化为了“股东”,让核心医生们出资,医院中去,医院达到一定盈利标准后,再以现金、股票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收购。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爱尔上市公司的优越性,节省了收购的现金成本,医院的成熟速度,还大大提升了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从医院的分布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医院都是分布在各个地级市的3级医院。目前,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规模在~万的地级市,其中大于万人口的地级市有62个,大于万人口有个,而相应的省会城市只有13个和5个,可见,绝大多数的人口集中在基层。然而,从行业格局来看,我国较好的眼科机构,主要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基层特别是地级县相对非常薄弱,医院白内障手术都开展不了,整个医疗供给体系呈现倒三角形态,而人口则呈现正三角,极不对称。 对这种情况,爱尔一直在进行偏向地级市的布局,重心下沉,医院,吴士君曾表示:“从年到17年我们的布局目标是达到医院,就是医院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从年到年,公司的网点布局重点应该放到县区这个层面,我们的想法是在医院能够达到1千家左右。” 由此可见爱尔的目标之宏大,但路要一步一步走,未来爱尔是否医院有效的拓展到基层的地方,同时产生盈利,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医院分析 查医院,我们会发现,其在省会城市的布局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医院已经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医院,我们不妨将他们分为两个维度:医院。 北上广深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和广州爱尔都是公司上市前并表的,而北京和深圳则为年后并表,其中深圳爱尔至今刚满3年。由于爱尔的年报公布数据不具有连续性,有部分时间的数据存在缺失。从营收增速来看,近年来北京的增速最为缓慢,深圳虽是新并表机构,但营收增速十分凶猛,近两年的增速分别为%和%。广州爱尔相对平稳,而上海爱尔近3年来增速可谓突飞猛进。 从净利润情况看,广州的净利润率最平稳,近5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北京则净利润率一路下滑,从年的近20%下降到去年的不足10%。深圳爱尔经过了两年多的培育期,年首次盈利,未来增长可期,同时,也印证了公司新机构三年左右盈利的说法;而上海爱尔近两年来也焕发了活力,净利润率首次站上了20%。 从收集的一些信息来看,上海爱尔近年来业绩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年4月进入了医保;由于医院的鼓励政策越来越多,爱尔其他的分院也有着进入医保的可能。而纳入医保是否意味着其净利润一定会快速上升?这点值得我们继续观察。 总的来说,公司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的经营表现相对一般,其实这也很可以理解,毕竟全国最优质的医疗机构都云集于这四个城市,从上表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爱尔,面临的竞争都是相当的强大,但换个角度思考,在这四个一线城市开展业务,其空间也是无比宽广的。作为一医院,如何通过树立品牌,提升服医院的市场,将会是公司未来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医院 相对于北上广深,医院则是公司目前最赚钱的5家医院,营收全部过亿。 但从增速角度来看,他们都已度过了高速增长期,增长相对平稳。 而从净利润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武汉和沈阳爱尔的净利润近年来几乎无增长。 关于这点,公司的有些公共支出在计算成本时候,在符合会计法的前提下,会主要摊销到武汉爱尔和沈阳爱尔(其中沈阳爱尔的净利润率在这5家医院中是最低的,仅为16%),可见公司在出于税务的原因,做了一些特殊安排。另外,长沙,成都和重庆爱尔今年年中的业绩表现都相当不俗,分别取得了30%,44%,86%的增长,其中重庆爱尔近5年来的表现最为亮眼,年和年的业绩增速分别为%和47%,是这5家医院中增长最快的。 总体来看,这5家医院是公司业绩的绝对支柱,而由于成立年费较长,相对的营销费用也不再增加,利润率相对稳定。但公司想要维持40%以上的高增速,甚至是超预期增长,医院的发展情况。 公司的业务 公司的业务主要由5部分组成,即准分子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以及视光服务。 准分子手术 准分子主要用于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睛屈光不正。从目前临床结果观察,此手术是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可矫正度-0度的近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全球约14亿人罹患近视,到年预计增长至25亿。其中,中国近视人群比例达53%,与美国(42%)、日本(46%)、新加坡(59%)一样,同属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区域。而根据教育部《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报告》显示,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随着学龄增长迅速:7-12岁小学生为32.5%,13-15岁初中生为59.4%,16-18岁高中生为77.3%,19-22岁大学生为85%,沿海城市高中毕业生视力低下率为85%。 再联想下我们身边的情况,上班天天盯着电脑,下班低头看着手机,工作越来越紧张,锻炼与放松时间越来越少,电子产品充斥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未来我国的近视人群必定是个异常庞大的群体。 目前,我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则近视人口也将是美国的4倍,但是目前两国每年的屈光手术量接近,这说明我国准分子激光手术渗透率低,潜在的需要做屈光手术的人群很大。相信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视力矫正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目前美国每年手术量在75~80万例,如参照美国的年手术量/近视人口比例,我国准分子手术容量可达到万例/年。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上海爱尔的准分子手术价格在到之间,取中间值,这将会是个近亿的市场。 年2月的“封刀门”事件曾对准分子市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台湾眼科权威蔡瑞芳突然宣布“封刀”,原因是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患者出现多起后遗症。此事一出,眼科领域专家和权威机构纷纷对准分子手术的安全性进行了澄清: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疗效是稳定的,是目前国际上矫正近视眼的主流手术。 经此事件后,公众对手术的风险意识有所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和精确度更高的技术手段,消费趋势向飞秒、全飞秒、ICL等先进技术方向转移。从长远来看,“封刀门”促进了消费升级,准分子手术市场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作为年龄相关性眼病,在高龄人群中患病率明显增高。在国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白内障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白内障患病率在年纪50岁以上为60%,60岁以上为70%,70岁以上则高达90%,80岁以上老年人的白内障发病率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9.7%,按照65%的患病率来计算,我国白内障患者大于万,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40万人。过去每年年均手术量75万左右,累计手术量约万,在不考虑再次手术的情况下也只撬动了不到15%的市场,这意味着国内白内障手术市场潜在率在85%左右。 目前我国白内障市场渗透率低,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率处于较低水平,约1人次/百万人,而国外是0-0人次/百万人。普通的白内障手术,价格在4元,落后的地区略低在0-0元,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白内障手术都被纳入医保范围。随着爱尔深入地级市、县级市的策略逐渐实施,相信未来这部分业务将是公司可以期待的一个稳定的发力点。 视光业务 视光业务为一般屈光不正患者提准确的屈光检查和配镜服务。其实医院收入构成中,第一是视光服务,第二是白内障,第三是近视激光手术,医院收入构成则正好相反(爱尔的视光业务营收占比为19%,排在准分子和白内障手术之后)。 在欧美国家,人们遇到眼部问题,60%以上首诊选择视光诊所,大大降低看病成本,节约社会医疗资源,而此类医疗服务模式在国内尚属空白。另一方面,有很多人把视光服务和眼镜店的验光服务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上图就很好的诠释了他们之间的异同。 目前国内近视人群有近7亿之多,而其中医学配镜只占8%,市场潜在率在90%以上。尽管商业配镜占据了配镜市场的大片江山,但随着消费者眼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医学验光配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将成为消费首选。 另外,眼视光门诊部的成立是对眼保健医疗服务进社区模式的一种探索,可以将简单眼病截留在社区,并将复杂眼病患者医院输送转诊,覆盖更多的社区患者,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 眼前后段手术 眼前后段手术主要针对常见眼病的诊治,其中眼前段手术包括青光眼、角膜病、眼整形、斜视等手术;眼后段手术包括眼底病、玻璃体切除、视网膜脱离等手术。相对而言,眼前后段手术对公司整体的业绩贡献较小,按照去年不把药品销售、检查治疗计入其中的营收考虑,眼前后段手术仅占整体营收的15%左右。 不过近年来,眼前后段手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那就是眼整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这个拼脸的年代,爱美的人对于眼整形的需求自然不必多说,据统计,整容行业近年来的符合增速甚至超过了35%!而公司目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吴士君先生曾表示:“我们会稳步推进医疗美容的发展,不断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同时也注意到美容和眼睛治疗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会搞大跃进,但也不会落后。” 究竟这只是个噱头,还是会变成公司未来一个新的发力点,眼整形这部分业务很值得我们去追踪。 海外并购 年底,公司进行了一次海外并购。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香港爱尔以1.82亿港元价格收购亚洲医疗集团%股权,并支付亚洲医疗集团0万港元用于其收购亚洲护眼有限公司20%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香港爱尔持有亚洲医疗集团%股权,亚洲医疗集团将持有亚洲医疗服务香港有限公司80%股权及亚洲护眼有限公司85%股权。 亚洲医疗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拥有2家眼科诊所,主要提供激光矫视、白内障治疗等手术服务。其由香港著名眼科专家胡志鹏、李永康等创建,是香港名列前茅的近视激光矫正手术中心和白内障手术中心。而亚洲护眼有限公司则是香港著名的基础眼检查和医学视光中心,主要提供全面(包括眼面眼底)专业眼检及医学配镜服务,目前已在香港拥有5家眼科检查及医学视光中心。其主要创始人为世界眼视光学协会前任主席胡志城先生。 在香港、美国等地,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分散,可以看到,美国近7成的眼科服务由个人诊所提供。而公司目前正在着力发展视光门诊,目前已经在长沙、沈阳和长春开设了视光门诊试,通过引进香港先进的基础眼检和医学视光配镜体系,相信未来在视光服务方面公司的业务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实现之前提到的服务-手术一条龙的业务模式。 公司近年来最好的切入时机,是年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时候,之后这么长的时间里估值一直没低过——即便是股灾之后,其PE也维持在45倍以上。对于爱尔这样不融资,业务确定性又强的公司,市场资金予以偏爱确实无可厚非,而如果不想付出高溢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等待。 (更多撰稿人投资观点,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即可直达个人主页......) ▇本文为摩尔金融撰稿人原创文章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但计划买入或做空) 文:金融菌77摩尔金融撰稿人、资深投资人士 图:网络 小提示:商务合作请联系:fengjinjinjiemian.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白癜风治疗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