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2.html iTrack微导管辅助的青光眼手术是非滤过泡依赖的新型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外引流手术来讲具有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切磋琢磨,精益求精iTrack微导管辅助的青光眼手术专题研讨会于10月17日圆满落幕,分享会上与会专家针对iTrack青光眼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畅所欲言,会议精彩纷呈,现回顾如下: *本期回顾分为上下两期,欢迎订阅?? 会议嘉宾 会议主席 首都医科医院 王宁利教授 会议主持 首都医科医院 王怀洲教授 会议讲者 山东第一医科医院 潘晓晶教授 会议讲者 温州医医院 梁远波教授 会议讲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医院 曾流芝教授 会议讲者 医院 唐莉教授 会议讲者 医院 李海军教授 切磋琢磨,精益求精 iTrack微导管辅助的青光眼 手术专题研讨会回顾(上) 王怀洲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医院眼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 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 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发表文章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 王怀洲教授主持本次线上 “切磋琢磨,精益求精iTrack微导管辅助的 青光眼手术专题研讨会” 王怀洲教授主持讲解到,如何更好掌握和应用这类(微导管辅助的)青光眼手术并有效处理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临床专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各位专家在各自擅长领域将临床工作中总结的手术经验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相信能让各位青光眼同道有所收获! 王宁利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 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 国际眼科学院院士 亚太眼科学会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眼科杂志》总编辑 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伊始,王宁利教授娓娓道明了我国青光眼治疗发展历程,强调了青光眼手术从传统手术逐步发展为微创青光眼手术的必要性及必然性。王教授指出:“微创技术的发展为青光眼手术进入微创时代开创了新纪元。” 随着微创青光眼手术不断发展,青光眼专家对房水流出阻力部位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微创青光眼手术不断创新,手术过程也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了真正“微创”,有效扩展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按照引流途径,MIGS手术分类: 小梁网外流途径、葡萄膜巩膜外流途径、结膜下引流手术。 基于Schlemms管的MIGS手术分类: 小梁网开窗手术、小梁网张力增强性手术、小梁网部分/全周切开手术。 目前我国MIGS手术量不断增加,临床统计手术量已经超过1万例,传统滤过手术量大幅下降,以医院为例,传统手术占所有青光眼手术比例由原来的80%已经下降至20%,微创青光眼手术对全国青光眼手术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王宁利教授强调:在微创青光眼手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现代青光眼医生需要掌握更多联合手术技巧,增强房水流出通路生理功能知识学习及病理改变的基础研究,为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断努力。 潘晓晶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青光眼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 青光眼教育和管理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学会眼表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眼微循环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 青岛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潘晓晶教授带来了《ABiC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专题分享。 ABiC手术是一种典型利用自身房水外流通道重建的微创手术,潘教授报道了78例ABiC术后随访1-24月结果。数据显示,患者眼压从术前33.1±9.4mmHg降为术后24个月17.5±3.2mmHg,降眼压药物数量从术前2.6±0.9种降为术后24个月0.9±1.1种,术后24个月完全成功率为45.4%,部分成功率为36.4%,总成功率为81.8%,联合Phaco手术术后12个月总成功率为%。(完全成功率:不用药情况下,眼压≤21mmHg;部分成功率:在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21mmHg。) ABiC手术技巧: 在颞上方透明角膜开口,避开血管,防止房角镜下出血过多,影响观察。 调整患者头位后,在患者鼻侧下方Schlemms管制作切口,切口长1-2mm足够,如果切口过长不利于导管的稳定性。 切开后,记住开口点位,插入导管动作要快,若出血过多影响视线,需要盲穿。勿冲洗前房,可在相应位置多打粘弹剂止血。 每个钟点位推注2-3刻度粘弹剂,3:00位和9:00位尽量不推注粘弹剂,避免出现出血性角膜后弹力膜剥离。 术毕,可保持眼压稍高(约40mmHg左右):减少术后Spike,避免积血虹膜前粘连(PAS)。 ABiC手术常见并发症: ABiC常见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一过性眼压升高、后弹力膜脱离、出血性后弹力膜分离。潘教授指出,术中粘弹剂注入过多可能是导致角膜后弹力膜剥离的原因,术中操作时尽量避免在3点位和9点位注入粘弹剂。角膜后弹力膜脱离可通过术后角膜层间冲洗联合前房注气或者术中层间抽吸联合前房注气帮助复位。观察发现,术中处理效果更好一些。 梁远波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博士生导师,温州医医院青光眼临床中心主任,青光眼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第一层次人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全国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常委/循证眼科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副主委。在中华眼科杂志,LancetGlobalHealth,Ophthalmology,IOVS,AJO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篇,H指数32,获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梁远波教授为大家分享了5例穿透性Schlemms管形成术经典案例,手术案例涵盖多次小梁术后POAG患者治疗、ABiC手术失败后POAG患者治疗、“手术经验丰富”的双眼POAG患者治疗、儿童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抗青失败后治疗及GATT失败后的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治疗。 梁教授强调: 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手术兼具内引流不依赖滤过泡,不担心瘢痕化的优点,同时具有小梁切除术的适应证范围。 对于难治性青光眼而言,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可能是一个选择。 ABiC、GATT失败,不意味着内引流失败,仍可尝试穿透性Schlemms管成形术。 未来的小梁切除术一定不要切除小梁,为以Schlemms管为基础的手术预留机会。 更多精彩分享,欢迎阅读?? 切磋琢磨,精益求精 iTrack微导管辅助的青光眼 手术专题研讨会回顾(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