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1日,第三届两湖屈光手术高峰论坛暨年湖北省眼屈光手术与视光学新技术学习班在宜昌均瑶禧玥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两湖及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屈光专家齐聚三峡,共同探讨和分享屈光手术的最新临床进展。 本届论坛由湖北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视光与斜弱视学组,医院集团眼屈光手术分委会以及宜昌医院联合举办。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眼科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宋艳萍,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湖南省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夏晓波担任大会主席;湖北省眼科学会常委、湖北省激光医学会副主委刘磊,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与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沈政伟,湖南省视光学会副会长、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王华担任执行主席;湖北省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委员、宜昌医院屈光专科业务院长胡学斌担任第三届两湖屈光大会秘书长。 中国人医院眼科罗丰年主任为本届论坛设计了LOGO,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来比喻两湖之间时空距离的关系,取鱼和水代表两湖;两条接吻的鱼,象征两湖眼科界交往密切。同时,鱼的造型为一幅眼镜,寓意着眼科屈光;蓝色水波代表着激光光波,寓意着激光手术。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议程紧凑,亮点纷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王勤美,周行涛,王晓瑛,王骞,张明昌,周激波,高晓唯,张泳,刘磊,王华,沈政伟,肖满意,刘苏冰,吴小影,张青松,胡学斌等均发表了精彩学术演讲,并分享了当前屈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 医院之江院区院长王勤美教授带来了《屈光手术之散光矫正》的主题演讲。 王勤美教授分析了散光形成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同时针对两种矫正散光技术PARK和AK的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深入解析。 王教授表示:散光矫治在屈光不正中是一项挑战,对于散光矫治,需要制定精确而复杂的治疗计划,同时手术医师还必须针对术后角膜自然修复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疗效减弱做好长远考虑。 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组委员和视光学组委员、复医院眼科副主任周行涛教授带来了《全飞秒SMILE3.0及最新MEL90屈光平台临床报告》的主题演讲。 周行涛教授指出,SMILE手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实施SMILE手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眼睛可控制在±50度之内,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另外在一些角膜瘢痕、角膜云翳的患者中,如果需要表层切削,那MEL90就可以为个性化的切削创造方便。 周教授总结到,SMILE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而受到广泛的使用,并且已从治疗近视过渡到治疗远视,其精准治疗可为屈光不正的患者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复旦大医院视光学与斜弱视学科主任医师王晓瑛教授带来了《ICLV4C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主题演讲。 王晓瑛教授分享了她在临床中关于短期并发症如急性高眼压、眼内炎;远期并发症如网脱、黄斑出血、ICL脱位、TICL位移等处理原则和处理方法。 王教授表示,细节决定成败,手术成功的要素,术前检查判断、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各占1/3,处理好术后并发症,是每一位医生的必修课。 医院集团业务副总院长、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王骞教授带来了《角膜屈光手术规范和专家共识》的主题演讲。 王院长针对板层及表层手术的适应征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分享了专家在进行术前沟通、术前检查、术式选择、手术操作、术后复查、围手术期用药、特殊情况处理、安全保障及新技术开展运用等角膜屈光手术一系列环节中的规范操作。 王院长表示:从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病人满意,角膜屈光手术的各环节和流程都应当形成标准规范,其目的在于最合理、安全、高质量地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湖北省眼科分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带来了《干眼人工泪液选择及策略》的主题演讲。 临床上治疗干眼症有许多方法,主要的策略是补充泪液成分和减少泪液流失。而根据干眼症状的轻重程度和病因,人工泪液的选择则大有学问。 张明昌教授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性人工泪液的特点与适应征,他表示:每一种人工泪液有自己的特点、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价格等因素,患者须根据自己的病因、症状程度和经济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人工泪液,并且最好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视光中心主任周激波教授带来了《如何利用个性化手术平台开展角膜激光手术》的主题演讲。 周教授针对FS-LASIK、SMILE当今两大屈光手术技术的特性,以及个性化屈光手术平台的应用做了详尽分析,同时表示,要做好个性化手术,必须充分理解手术平台的硬件特点,并顺应学术的潮流。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医院医院院长高晓唯教授带来了《眼内屈光性晶体手术技术分享》的主题演讲。 高晓雄教授着重分享了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与ICL晶体植入术的应用及优劣势,他表示,屈光矫正手术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随着老视人口的增加,高端晶体植入术在未来的应用将愈加广泛。 医院眼科副主任、近视激光中心主任张泳教授带来了《胶原交联术的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 张教授就近年来对于角膜交联术的原理、适应证、并发症、禁忌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通过实例阐述了角膜交联如何应用于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及其他角膜疾病。 张教授表示: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近年来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技术方法不断改进,治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湖北省激光医学会副主委、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主任刘磊教授带来了《如何看待SMILE》及《如何看待ICL》的主题演讲。 刘磊教授通过综合分析表层准分子激光手术、SMILE手术以及ICL手术的手术原理、设备特点、适应人群、术后效果等,进行相互对比,分别总结了各种术式的优劣。 他表示:近视手术在不断地发展,每一种术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衡量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职业特性甚至生活习惯等,做到个性化选择,让患者满意。 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王华教授带来了《ICL植入术与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的主题演讲。 王华教授通过40名高度近视患者:FS-LASIK与ICLV4c各20组,分别针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质量进行了比较,为高度近视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临床效果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与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医院眼科副主任沈政伟教授带来了《SMILE矫正近视的比较优势与临床评价》的主题演讲。 沈教授综合解析了角膜屈光手术3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类型手术的临床应用,并展示了他对于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角膜形态稳定性观察的研究成果。 研究数据显示,SMILE手术优势明显,特别对于低中度近视的疗效甚佳,且其独特的手术方式和微创理念日益受广大屈光手术医生青睐。沈教授最后指出:微创+个性化将是未来角膜屈光手术的趋势。 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和斜弱视学组组长、医院眼科肖满意教授带来了《PTK+PRK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肖教授总结了PTK+PRK手术技术的优、缺点和临床操作方法。当医院中没有飞秒、全飞秒,只有准分子设备时,如何服务好患者? 肖教授指出,评价一种手术方式优劣标准由以下几方面确定: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舒适性,每个手术医师必须根据自己手术设备的条件为病人提供最优的服务。 中国激光医学会常务委员、郑州华厦视光医院院长刘苏冰教授带来了《高度近视手术的选择》的主题演讲。 刘教授针对高度近视各种矫治措施在不同适应征中的联合运用进行了透彻分析和讲解,她表示,高度近视手术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角膜、晶体、眼轴等各因素与近视度数的相关性,并注重眼底病变、手术并发症及屈光回退等因素,同时,还要针对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成因、年龄、职业等进行个性化设计。 医院准分子手术学术带头人吴小影教授带来了《SMILE术中并发症处理》的主题演讲。 吴小影教授分析了SMILE术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并阐述如何采取护理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 吴教授表示: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宣教,提供适时的心理护理协助患者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是SMILE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武汉爱尔医院屈光手术中心主任张青松教授带来了《角膜交联技术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张青松教授分享了角膜交联技术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他表示,PRK、LASIK可能会削弱角膜结构完整性和增加扩张风险,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时,建议辅助使用胶原交联。 湖北省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委员、宜昌医院屈光专科业务院长胡学斌带来了《近视眼首次激光手术意外的再治疗》的主题演讲。 针对近视手术发生意外后,视力是否能够修正、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修正、修正效果如何,胡院长通过七个宝贵的临床案例做了详细分析。 胡院长指出,再修正手术的首要因素在于医患间的沟通和相互信任,同时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细致全面的思考设计,反复推敲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提高再修正手术后的满意度。 传承光明梦想,创新发展之道。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两湖屈光手术高峰论坛更加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