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黄斑病变可以迅速致盲,而且,亚洲人种更是缺乏治疗手段。近日,医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一名79岁女性患者进行了一次正式临床质子治疗,意味着这一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手段。 是国内首例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的质子治疗。 小布了解到,早在年,医院就与复旦大医院开展了质子治疗眼底黄斑变性临床研究,其中一项即是针对PCV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项目主要研究者、医院头颈及中枢神经肿瘤科邱献新医师介绍:“该批临床研究患者质子放疗结束后已随访12个月,视网膜水肿完全消退率为90%,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消退率达95%,病灶侧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20个字母,没有发现严重放疗相关副反应。” 所谓PCV,即湿性眼底黄斑变性PCV亚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亚洲人多发,对于治疗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治疗通常不敏感或耐药。 以这位79岁的患者张阿姨为例,不久前,张阿姨发现自己看东西左侧变形、视力迅速下降,检查后诊断为湿性眼底黄斑变性。之后,张阿姨先后做了6次VEGF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这意味着张阿姨很可能就快“瞎”了。 为了摆脱厄运,张阿姨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专家认真讨论,确认张阿姨的病情适合质子放疗适应证。在经过模拟定位、制定放疗计划、质量控制等一系列严谨流程后,张阿姨顺利完成了本次治疗,整个治疗仅需1次质子照射,照射时间仅1分钟。“准备很充分,治疗的时间很短,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短暂留观后,张阿姨即轻松自如地离院回家了。 医院首席物理师、放射物理科主任MichaelF.Moyers教授在国际上较早开展质子治疗湿性眼底黄斑变性临床研究。加入医院后,为积极拓展质子重离子放疗临床适应证,Michael教授与临床专家一起致力于PCV亚型质子治疗科研攻关,并在年牵头成功研发了等中心旋转治疗椅及粒子治疗限束设备等粒子系统设备辅助治疗设施。借助这些重要的治疗设施,临床治疗中可进一步确保对肿瘤质子重离子放疗包括湿性眼底黄斑变性放疗给予处方剂量后粒子束流照射更加精准,从而对患者正常组织提供更好的保护。 今年初,结合难治性肿瘤疾病诊疗攻关和患者需求,医院党委将质子治疗湿性眼底黄斑变性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此次国内首例湿性眼底黄斑变性质子治疗的顺利完成,医院“办实事”项目开始进入收效阶段。医院将充分发挥在国内粒子放疗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引领作用,紧盯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