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院开展抗VEGF药物治疗以来,眼科医生通过精湛娴熟的玻璃体腔注药术为无数眼底血管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 什么是眼内注药术? 眼内注药术主要是指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腔注药术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视网膜的炎症性、血管性或肿瘤性疾病,其优点在于相比于通常的口服药物或者静脉药物,局部的药物浓度更高,效果更具有部位特异性,同时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 玻璃体腔注药术操作方式 通过专用的注射针头,在睫状体平坦部(角巩膜缘后大致3-4mm)进针,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腔内,让药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玻璃体腔注药可以治疗哪些眼病? 目前,玻璃体腔注药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包括: 黄斑水肿(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白内障手术后等引起);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引起); 视网膜新生血管(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引起); 感染性眼内炎(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引起);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术前了解什么内容? 明确诊断; 了解注射药物的名称; 了解注射药物的风险; 可能需多次注药; 不建议双眼同时注射; 不建议孕妇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 术后要注意些什么? 注药后抗生素眼药水; 注药当天包扎术眼,不可洗澡洗头; 注药术后眼睛(眼白)发红,可能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10天~2周左右吸收; 注药术后如有明显的眼痛、眼睛红肿加重、视物明显模糊、眼前漂浮物增加、对光的敏感性增加或其他全身不适症状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复诊。 玻璃体腔注药术使用的药物是 抗VEGF药物 抗VEGF药物,包括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这两种药品是年国家批准纳入医保报销的“特药”,专项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同时也能用于多种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更多药物信息及报销、捐赠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