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瓯江实验室在温州正式挂牌。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副省长卢山共同为瓯江实验室揭牌。 作为目前6家浙江省实验室之一,瓯江实验室立足我省打造正在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契机,结合温州学科实力、人才队伍、创新平台等优势,有着独特而清晰的定位。“聚焦‘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瓯江实验室致力突破‘组织再生和器官功能康复’相关产业和临床诊治中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瞄准关键理论瓶颈的突破以及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任务,要创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重大科创平台。”瓯江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说。 浙江省实验室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将进一步重塑我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浙江省实验室是我省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一环。瓯江实验室当地前布局了“五大集群”,分别为器官再生与重塑、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再生医学材料和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研究集群。 记者在探营中发现,瓯江实验室的研究集群集聚高精尖创新资源,并形成一批成果获得各界广泛认可。例如,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研究集群核心团队已系统解决了生长因子类重组蛋白成药关键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FGF新药上市和产业化;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研究集群核心团队围绕视觉调控和眼再生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近视关键基因,正在建立全球最完整的眼底病动物模型和临床眼科样本库,形成了基础、临床和转化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再生医学材料研究集群核心团队发现钙磷材料的生物转化规律,发明了骨修复生长因子制备和活性化新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材料生物学”新概念等。 一大批研究成果为瓯江实验室下步深化生物学、医学、药学和材料学等跨学科的交叉合作、综合集成夯实了基础。集结这样的“最强联盟”,离不开瓯江实验室探索的“1+X”组建模式机制。瓯江实验室最高管理机构为瓯江实验室理事会,下设战略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和实验室主任及常务副主任。组建模式中,“1”为瓯江实验室,“X”为包含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共建单位。除此之外,实验室在组件中还得到了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解放军总院以及海内外高端人才团队的协同支持。 “各集群分方向研发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平台合作,交叉开展创新研发工作,打造高效协作试验田。”宋伟宏说,他举例介绍道,以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研究集群为例,他们的项目能从公共服务平台的临床大样本库中,选取各疾病生物组织为研究对象,从生理、病理、药理、药物开发等维度深度创研,研究成果通过与再生医学材料研究集群联合攻关,能实现细胞因子与医学材料有机整合,更好地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治疗策略。 同时,实验室还支持科创基金定点投向实验室研发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计划10年带动全社会投入亿元。 “通过10年建设,瓯江实验室计划在科研创新领域,建立从外周组织—中枢系统再生、眼—脑认知功能康复的完整创新研发体系,实现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若干方向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前列,并带动超亿元产业规模,服务全省、全国万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宋伟宏说。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