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直的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它是指的是从吃饭开始两个小时以后的血糖,如果从进餐时半中央或者进餐结束的时候开始都不能够作为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标准来进行衡量。如果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而且已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测餐后血糖的时候,不要忘吃这一餐的药物,也就是说服药的情况要照旧。测定餐后血糖的目的主要是要评判药物对血糖的疗效,能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您这一餐不吃药,血糖升高了,并不能说明药物,对您的血糖没有控制效果,所以要记住测餐后血糖的时候要维持原有的降糖药。 二、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 对于以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为目标的患者,对应的餐后血糖是小于10.0mmol/L;对于新诊断、病程较短、年龄较轻且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对应目标是≤6.5%,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为≤7.8mmol/L。 三、餐后血糖控制不好,易得并发症 临床上,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我空腹血糖正常,怎么还出现了并发症? 绝大多数糖尿病友,包括很多医务人员认为治疗糖尿病,只需把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稳定下来就可以高枕无忧,这种想法以及根据这样想法制定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的!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和并发症关系密切。 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餐后血糖的贡献越大。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3%,餐后血糖贡献占70%;糖化血红蛋白7.3%-9.2%时,餐后血糖贡献占50%;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3%时,餐后血糖贡献占40%。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 微血管病变下降37%;脑卒中下降12%;心肌梗死下降14%;糖尿病相关死亡率下降21%;总死亡率下降14%;全部并发症下降21%。可见,控制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 四、早期监测有利于防并发症 导致糖尿病人致残、致命的并发症主要有小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糖尿病足等)、大血管病变(如中风、心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因其发病缓慢而隐匿,早期可无痛苦症状,或较轻微而被忽略,而当糖尿病医院就诊时,病情往往已难以控制,最后危及生命或致残!所以,并发症的及时确诊对糖尿病友至关重要,因为早期的科学治疗可使并发症逆转!那如何才能做到并发症的及时确诊呢? 如尿微量四项、尿常规、肾功能,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眼底、眼B超、眼造影,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肌电图、肢体血流图,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心电图、脑血流图,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检查是糖尿病人阻止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糖尿病人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1、糖尿病人餐后血糖高要严格控制饮食。饮食要以干食为主,少喝或不喝粥,如果喝要喝杂粮粥,并多配上蔬菜,糖尿病人不要吃油炸食品,饮食要粮细粮搭配,要有足够的菜做基础,这样吃了血糖就不高,而且要吃七八分饱。最好就是找营养师制订自己的营养控血糖的处方。 2、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运动的事一定要重视,餐后血糖高大部分人因没有运动而造成,因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辅助降低餐后高血糖,糖尿病人要在饭后40分钟运动,一般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运动,可选择有氧运动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掌握在30~45分钟。运动以微微出汗才能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3、如果以上方法不理想的降下餐后血糖,医院了,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糖尿病人可以找到快速降餐后血糖的方法,因为医生可以通过这些迅速判断症结所在并相应调整用药方案,节省了问询的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 糖尿病人不光要管理好餐后血糖,管理好餐前血糖也很关键,如果要想有效避开并发症,理想的全天候血糖监测应包括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和凌晨3点的血糖。虽然不用每天都监测这么多时间点的血糖,但最好进行配对检测,如今天测早餐前后、后天测午餐前后,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遇到生病、情绪变化、外出就餐等情况时需要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