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预防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超四成致盲

时间:2021-8-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把眼病防治纳入到国家慢病管理体系中,这也是我去年其中一个提案的主题,已经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回复,今年还要进一步呼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说,“目前,像糖尿病这样的慢病导致的致盲眼病的贡献率已经超过40%,这给我们敲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警钟。”

2月17日《柳叶刀-全球健康》(TheLancetGlobalHealth)发表“全球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该报告指出,超过90%的视力丧失可以通过现有的、成本效益较高的干预措施来预防或治疗。解决可预防的视力丧失问题,每年可带来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效益。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曹子豪摄

眼底照片,花费几十元即可筛查出超八成的眼病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3%,其中,最终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患者高达30%以上。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然而病变后期会导致视力下降、飞蚊症或视物变形等症状,甚至导致视力丧失。再比如,高血压也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静脉阻塞,以及慢性缺血和急性缺血,都会加重眼病患者负担。但同时,如果能够早发现早干预,80%~90%的眼病患者都能避免致盲。

王宁利委员说,“尽管致盲眼病带来的负担很沉重,但解决的方法却并不复杂——‘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拍一张眼底照片,就能筛查出80%~90%的眼病,而费用仅需60~80元。几十元钱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极其巨大的。”

“我们在做眼底病灶筛查的时候,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眼底照片也能帮助发现慢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在眼底也会有一些征兆”,王宁利委员表示,希望在慢病筛查中能够加入眼底照相这个项目,慢病学科和眼科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防治水平。

关口前移,慢病科室也要有眼病筛查功能

一方面,我国的眼底病患者数量正急剧增加,成为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另一方面,眼底病在社会中的知晓率远不如白内障、沙眼等传统致盲性眼病,社会知晓率尚不足10%,疾病意识的不足导致大量患者错过了就诊的黄金时期。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统计,目前我国有50%以上糖尿病患者尚不知晓应定期检查眼底;67%的糖尿病患者从未进行眼科筛查;近70%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规范的眼科治疗;约90%具有治疗指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被治疗。糖尿病的管控,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管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关口如何前移?王宁利委员解释,“以前眼病防治的关口主要在眼科医生这里,希望未来能够在慢病相关的科室也设立好‘关卡’。建议糖尿病科和内分泌科都配上眼底筛查照相机,患者来了都拍一张眼底照片。慢病控制得好不好、是否有眼底病变,都可能从眼底照片找到线索。在这其中高危的眼底病患者应当是筛查重点,如糖尿病病程超过8年,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