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如果对眼睛有所疏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眼科症状。最近有糖友给小编留言说自己患有糖尿病,前几日因为应酬喝酒,也忘记按时吃药,第二天早上突然失明,到医院一检查得知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以前都没有征兆的,为什么这么严重?” 其实患上糖尿病的很多糖友,轻者眼睛出血而影响视力,重者眼睛疼痛难忍导致双目失明,甚至还需要摘除眼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眼病的那些事! 眼底病的六个阶段 在临床接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种眼底病患者: 一种是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史,但是由于平时不注意控制血糖,或者忙于应酬而忘记吃药和喝酒,导致血糖变高而引起视网膜病变。 另一种就是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只是感觉自己的眼睛不舒服,眼底出血,到医院门诊检查之后,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 第一期病变眼内会出现几个出血点,血管有一点点小问题。 第二期病变眼底会有一些渗漏,对视力没什么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这个时候接受早期的检查和治疗,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血糖,就不会引起眼底病变。 第三期病变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缺血,因为血管闭塞,血和营养供应不上。这时如果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不会再向更严重的病变发生。但是,往往到了这一期,许多患者由于病症对视力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也没有及时检查治疗,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第四期病变眼底病发展到第四期的时候就算激光治疗,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为患者眼内视网膜会长出很多新血管,然而这些新生血管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它只出血不供应营养,第一次出血可能会被吸收,再次出血后就很难吸收了。 第五、六期病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后,效果一般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严重的做完手术后视力还是看不清,有的手术后还会再出血,甚至有的边做边出血。 第七期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种青光眼是眼科最顽固的青光眼之一,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虹膜新生血管反复出血,眼睛不但看不到,患者还会因为眼内压力特别高而疼痛难忍,用药很难控制。 以前采取冷冻的方式,结果出现越痛越冻、越冻越痛,最后冻到眼球萎缩了,没办法只能通过摘除眼球的办法来缓解疼痛。 不同的眼科医生可能针对眼底病开出不同的药,但是无论医生开出什么样的药物,降血糖的药物始终不能放弃,其他药物都是一种辅助药,对病变的治疗没有直接效果。糖友只有坚持服用降糖药,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防治糖尿病眼病至关重要! 1.控制血糖:坚持服用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即使经过激光治疗,入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仍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控制血脂。视网膜病变常合并血脂的增高,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要积极地控制好血脂。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少要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在病变初期就能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病变严重化。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需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网络。 部分文字摘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