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疾病如何分类
时间:2021-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53.html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内科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急性病,主要根据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遣治;内伤病包括脏腑经络诸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辨证方法论治。从临床指导角度出发,一般多以病因、病机为纲进行分类。以病因作为分类根据,可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外感六淫之邪等所致;内伤疾病常由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敷布失常及其病理代谢产物所致。就病机分类而言,大体上亦可分为外感与杂病两大类。杂病通常由内伤所致,有些由外邪引起的咳嗽、泄泻、淋证等,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与某些内伤病症相似,习惯上也将它们归入内伤病症范畴。内伤杂病病种虽多,病理变化亦异常复杂多样,但其病变机制,始终离不开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和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的失常。因此,内伤杂病大多根据不同脏腑及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归类。例如,肺主气,司呼吸,故凡肺失宣肃,呼吸功能异常的疾病,如咳嗽、哮喘等都归属于肺系病证。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所以心的病变主要是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癫痫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若脾胃功能障碍,则可引起胃炎、肠炎、便秘等病证。肝主疏泄,其性刚强,肝为风木之脏,胆附于肝,肝胆疏泄失常,可致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等病证,或肝阳化风,上扰头目,而致眩晕、头痛等。肾藏精,主生殖,肾主五液,故凡泌尿、生殖方面的病变,如阳痿、遗精、肾炎、泌尿系感染等,皆属肾病证。再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病证,系肢体经络受邪,属于肢体经络病证。这样,以五脏为主,以脏统腑,辅以经络、气血津液理论进行辨证,就可使大部分内伤杂病的归类各得其所。此外,有些疾病涉及脏腑较多,难以用一脏归类者,则属于全身性病证,如虚劳、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