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频道郑州新闻广播百岁帮帮帮栏目1

时间:2021-3-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郑州新闻广播百岁帮帮帮栏目

每晚9:00—10:00与您相约FM

年10月9日节目

刘付雯 内科主任

擅长旋磁式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科疾病,中药配合针灸,生物蛋白线植入,针刀,穴位贴敷等外治方法调理脾胃虚弱,自汗盗汗,头晕乏力,失眠烦躁等亚健康状态。

糖尿病人如何在秋季季节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分享病例

60多岁的李阿姨儿女众多,孩子们每次来看她,都是各种吃的、喝的给她往家里送,她一个人在家懒得做饭,就经常拿起桌上的零食甜点随便凑合一顿,又非常喜欢吃肉类高脂食物,但是她忘了她几年前体检的时候血糖不是很好。没过多久,她逐渐出现一些很明显的症状,头晕眼花,甚至不想走路。她到内分泌科去看病,医生根据她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建议她去眼科查眼底,去心内科查心脏,去肾内科查肾功能,去外科查下肢血管。但她没有听医生的话,没有去排查糖尿病并发症,吃饭也没有注意,过了一段时间,她突然发现自己双下肢浮肿,尿里有大量的泡沫。赶紧又去内分泌科看病,这次的结果十分糟糕。医生判断她已经到了肾病二期,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视网膜病变。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病例,但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发展成这样。案例当中的这位李阿姨呢,发展成这样,主要还是跟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尤其是饮食没有合理的规划。

刘主任: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天气转凉,糖尿病更容易复发或者加重,秋冬季节中糖尿病人的胃口也会变得相对更好,吃的多了,糖分摄入就多了,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格外的注意饮食。另外,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与发病与血管病变息息相关,受天气的影响,我们的血流速度会减慢,血管容易出现内壁增厚腔隙变窄等病变。再加上血糖也进入了波动加剧期,这就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易于快速形成和发病。这个时候如果大家已经出现了新的症状或者血糖有波动,一定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近百种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但是糖尿病肾病是并发症中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那么,糖尿病人如何在秋季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呢?

刘主任:糖尿病肾病有一个外号,就是“甜蜜的无声杀手”,原因就在于它早期、中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常常被大家所忽视,以至于被发现时,往往到了难以逆转的糖肾晚期,出现肾衰竭,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此外,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会增高。很多并发症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

1、预防感冒。

呼吸道感染会引起血糖发生变化,一些体质较弱的人一旦感冒便经久难愈,期间血糖更难控制。秋季温差比较大,是感冒的多发季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本来就不高,所以,一到秋季,得特别留意别感冒。及时更换、增减衣服,注意保暖是必要的。糖尿病患者一旦感冒,医院去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长时间引起血糖波动,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2、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吃很重要,但秋天更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天气变冷后人的饭量一般会相应增大,摄入的热量也就随之增加,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和波动。

虽然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我们并不能敏锐的察觉到,但一定会有一些检查可以早期的了解到这些信息,一般通过哪些检查可以判断可能要出现糖尿病肾病了呢?

刘主任: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是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肾功能检测来划分的。早期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微量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蛋白尿和血清肌酐上升。早期糖尿病肾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尿微量蛋白稍微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尿蛋白从隐性蛋白变成显性蛋白,隐性蛋白尿提示是糖尿病肾病Ⅲ期,显性蛋白尿提示是糖尿病肾病Ⅳ期,进一步加重是肾功能损害,肌酐高于正常值,提示糖尿病肾病V期。临床能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时候往往是Ⅲ期,如果想在Ⅰ期、Ⅱ期就确诊,只有做肾穿刺。

听上去糖尿病肾病这个并发症确实要比其它的并发症来的更快,而且让病人没有防备,一般来说,确诊糖尿病多久之后,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呢?有没有一些明显的因素能直接引发糖尿病肾病?

刘主任: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得糖尿病肾病,有些人更容易得,是因为他们自身存在一些高危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有些不可干预,但有些是可以干预的。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糖尿病肾病,这些都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但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度的锻炼,积极的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这些是可以干预的方面,通过这些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也就是说,虽然糖尿病肾病非常可怕,但是我们在确诊糖尿病之后就可以在口服药物降糖的同时,通过合理饮食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来干预了,而且平时大家也可以多进行常规的体检,尽早识别危险信号。

刘主任: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时没有任何表现。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可以发现,一种是常规体检,在尿中发现蛋白。医院复查时,内分泌医生常规查尿发现的。第三种就是病人出现症状了,到肾内科来看病,这种情况往往已经很晚了,一般都是四期或五期了。所以建议糖尿病人一定要定期查尿,早期发现,预防为主。

听众电话咨询

75岁的唐女士:“我老伴儿糖尿病12年,现在用的是门冬30胰岛素和二甲双呱,血糖餐前是5.8,餐后是10.1,但是他最近做这个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超标,第一次测是43.6mg,两周后是.4mg,但是抽血验肾功能正常,想问问刘主任,这是糖尿病肾病吗?”

刘主任: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超标应该属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建议口服依那普利减少蛋白尿,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以动物蛋白饮食为主,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尽量控制在、80以下,防止病情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期。

平时糖尿病人做常规尿检查的时候,蛋白尿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怎么判断这个指标过高,是由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呢?怎么确诊是糖尿病肾病?

刘主任:有两种情况可以确诊糖尿病肾病,一是微量蛋白尿加眼底病变。微量蛋白尿是指尿蛋白比较少,每天总量不超过0.2到0.3,或者每分钟不超过微克,再合并眼底病变,也可以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另外一种是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大家都看尿蛋白后面有几个加号,这并不可靠,还必须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天尿蛋白超过0.3克,就叫做临床显性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出现显性蛋白尿,就可确定为糖尿病肾病。

之前有听众在咨询的时候,提到过这样一个情况:在查尿常规的时候,第一次查有一个加号,指标不合理,但下一次再查的时候,这个加号没了,这是什么情况呢?

刘主任:有两种情况不是糖尿病肾病。第一,有蛋白尿(不管是微量的还是大量的),同时又有血尿,一般都不是糖尿病肾病。这里的血尿不单纯指结果中有加号,这并不准确。可能第一次查尿有一个加号,第二天再查就没了,血尿有加号的患者要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到底有没有血尿。

另外,如果病人肾功能不好,但没有出现蛋白尿,这样的病人虽然有糖尿病,这个肾病很可能不是糖尿病肾病。在实际工作中,病人的情况可能很复杂,医生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信息综合判断是不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人在降糖的时候要用到多种药物,但是有些药物对肾脏是有一定负担的,尤其是同时应用好几种不同的药物,所以很多糖尿病人会担心,药每天这样吃着,但是还得预防糖尿病肾病,这个冲突吗?

刘主任:简述哪些药物对肾脏不好。大多数药物是肾脏排泄的,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肾脏负担一定是增加的。因此,应尽量少用药,尽量减少药物种类、减少每种药物的片数,以减少肾脏负担。但是,该用的药还是要用的,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如果单纯为了保护肾脏而少用药物,结果心脏或脑部出了问题,或者因为高血糖昏迷,就得不偿失了。

这个药是真的不能乱吃的,以前注意到有些病人,医院,也找不到专业的人去咨询,发现自己血糖高的多了,就自己加大药量,或者吃这个药时间长了觉得没效果,就听别人的说法,直接换成另外一种药,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刘主任:糖尿病用药要严格控制用药的时间和用药的剂量,最好在每天固定时间内用药。有些降糖药需要餐前服用,有些需要餐后服用,餐前餐后不能颠倒,也不能漏服。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需要在餐前15分钟或半个小时注射,注射后需要禁食,不能空腹,以免出现低血糖。除了药物控糖之外,平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和运动调理。饮食上要多吃蔬菜、粗粮、豆制品、奶制品,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同时要适量进行运动,对控糖都有帮助。

详细讲解请仔细回听节目录音

本期编辑:梦梦责任编辑:张艺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